当代作家网
标题: 长篇小说《书生江路》第三部 画圈的陀螺 第六章 (6) [打印本页]
作者: 闻鸡起舞 时间: 2020-10-27 16:03
标题: 长篇小说《书生江路》第三部 画圈的陀螺 第六章 (6)
本帖最后由 闻鸡起舞 于 2020-10-28 10:54 编辑
长篇小说《书生江路》第三部 画圈的陀螺 第六章 (6)
(6)岁月长河里沉与浮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世界很大的程度是在一种惯性的作用下各行其是的往前行进着,也逐渐的分化出了新的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空前的结构性的矛盾,美国的霸权地位正在式微,各国的海外市场也出现了萎缩的态势,曾经抱团取暖的欧盟也因为移民危机生化出英国单出头的解体苗头。拉美各国不再仰仗列强的钳制转而向亚洲富庶国中国日本韩国甚至东南亚国家寻找经济的突破和军事上的支持。
中国率先发力通过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接驳世界经济格局,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为现代化的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讯智能产品大型机械化等辅助十三五计划,产品行销五大洲四大洋,尤其是在民用产品上势有万国皆备的超强性价比。反观欧美各国多不屑于利润小的制造业和加工工厂他们垄断技术尖端大有高枕无忧的赚大钱的优越感,似乎第三世界国家永远都是他们随时取用的钱囊。一旦中国奋起直追,尤其在他们垄断的信息产业高精密仪器高铁大型掘进装备5G通讯智能机器人尤其是在外空卫星发射和星际探索上占据一席之地之后,美帝各国一片哀嚎,他们心塞如堵,夜不能寐,辗转反侧,誓要与中国分庭抗礼。
兴国的大路正在一一铺开,全民富裕共创辉煌已成为十四亿中国人的共同理想。
小县城(已在1991年撤县设市)也在不短不长的新世纪初的二十年间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城的面貌和全国各地的面貌一样,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形成三纵两横的城市网格业态,一座座景观公园遍布各处,小区鳞次栉比,华山巍峨给小城带来了各地的游客,宜居环境吸引了各方客商来注资兴业,百姓超市里的货物琳琅满目,快递和外卖团队穿梭频频,免费公交和免费公厕让群众感受到了政府的温暖。图书馆和文化馆都相应的转变成公共文化体系里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提高群众身心健康和精神滋养的好去处。
2018年开始的为期三年的脱贫攻坚战很快就进入了收官阶段。在这三年中,全市的贫困户都得到了对口干部的真诚相待,并与他们结成了荣辱与共的真挚情谊。利用各种手段结合当地特色经济品种帮助他们早日脱贫,做他们的贴心朋友,起到了托底救助安民心的良心工作。尤其是在2020年的新冠病毒全球泛滥的情势下,抗住因为收入的减少带来的脱贫困局,确保他们收入稳定,倡议全市干部优先购买他们的农副产品,增加他们的政策扶持力度,使他们充分的感受到了国家脱贫计划的严肃性和真实性。
江路所在的文化馆也在这项情系百姓冷暖的扶贫工程中体会到了国家的爱民如子的大爱情怀。每年都有扶贫专项慈善捐款捐物活动,包联的身处山区的华阳金岩沟14户贫困户对接了馆里13名干部职工。他们不定期的集体去山民家中送温暖,想对策打扫院落添置生活用品,为患病的老人送仪器药品和劳保产品,给上学的小朋友购买生活用品和笔墨学习资料。设置了扶贫岗解决了一户女社员的就业需求增加了固定的收入;为山货找销路,义务购买了他们的农副产品。逢年过节送上亲人般的问候,间接的化解了社会矛盾的潜在危机。
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我国政府从上到下应对及时投入巨大,率先实现了大国疫情消灭在国门之外,确保了工农业生产有序恢复,各项事业正常进行,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面对危机的从容不迫和责任担当。全民一心的忍辱负重叫令世界各国政府都叹为观止。
但相比较于繁华的大中城市来说,商业网点的稍显混杂,比如岳庙步行街的门脸店铺各异,没有按照规划上所显示的保留传统特色的经营门类,像特色文化诸如根雕、民间工艺品、奇石、皮影制作、特色小吃、西岳庙和华山为主题的纪念品和衍生品等都比较的缺少。尤其在城乡结合部更是显得杂乱无章可循。
群众文化活动这块也是不尽如人意。设项的综合活动中心——五馆一中心工程迟迟难以投入使用,迫使百姓只得在北站广场锻炼,规模大受影响;而宝莲灯生态广场又远离市区,市民外出多有不便;唯一可以聚人气的一河两岸文化公园倒是有湖可巡有山可望,可鲜明的文化气息并不浓郁,仅仅是一些历史人物的塑像摆在那里罢了。夜市还是在疫情结束之后掀起的地摊经济的大环境下才开始有了活泛态势,而休闲的多位少年人群,消食的老年人只是觉得太闹腾,还影响了他们的散步心情。
江路中年的生活圈囿于自身性格显然是比较小的,当然多也受制于家庭的变故而不得不如此。手机上的朋友圈也多为文学创作群的网友,私下聊天的频次也有限。单位近期显得相当的忙碌,是有关文化馆评审审验是否过关的,要是因为达不到考评分数值,就有可能取消三级馆的资格,一年的固定公共文化专项款每年20万的经费就有泡汤的危险。为此加班加点整理资料痛下决心,补足表格上需要呈现的各种活动,培训和基层服务的照片、培训的记录、台上台下的互动、开支的明细账、总分馆制下基层的主要内容及每次下去的证明材料等等等等。至于馆内的免费开放达标所需要的详备资料就是多如牛毛了。
小城市的文化刊物并不多,曾经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小报《华山周报》开辟一个四版登一些当地作者写的文艺作品,后来因为加强舆论宣传阵地的需要也给停办了。文化馆在八十年代初办起了一个文艺小报叫《华山文艺》,后来也因为经费缺少不得不停刊了,到了1997年才有复刊,复刊号上有王忠亮老师的书法题词:不行东风唤不回。报头题字是著名的作家贾平凹老师的,是由当时的女馆长宁文英同志打听到贾老师来到了华山,上门讨下的墨宝。2009年前后转为刊物,仍叫《华山文艺》,一时集聚了全市的文学爱好者应约投稿,每期都能做到第一时间给全省的文化馆和群众艺术中心免费寄送两册,也回馈来了很多所在地区文化馆的自办刊物。
从多年投稿的水平来看,华阴的写作队伍呈现着各自为战,老中青交流太少的问题。比如王忠亮老师,人谓其书法、绘画、文章诗书画“三绝”,可谓名声远播关中道,可是很少跟晚辈乃至同辈做太多的技法和人生的交流。另一位笔杆子利落小处观察生活的写作圣手——田华老师,亦是祥察社会情态,不认识行业之外的其他人;出版过小说数本的高山老师,耕耘在文学的现实性与荒诞人生之间,写出了人性的特出之状却失之与灵魂的盘问。好在晚年时期,兴之所至悟出亲民的重要性,将我市群众积蕴深厚的东路迷胡赴省展示编撰成图文并茂有唱词有点评的惠普百姓的小册子《乡韵》得到了群众的捧读,算是小小的得意了一把。
新锐诗人有冯旭荣,潘涛等,散文有孟江海、高旭等,诗词创作自有馆中填色高手孟岩扛鼎,而老一辈的王忠亮、蔡学本、潘宏武等都功名身退不负岁月延替了。曾经鼎鼎大名的现代诗主将郭均和老师,以一部《华山诗韵》留下印记,再无声浪绵延。再往上捯,曾经写儿童文学的原文化馆的干部杨达夫需要重提一下。他写的《淘气鬼马小奇》生活化和趣味性都挺征服当时的儿童的,可惜没有更大的舞台让这部脍炙人口的少儿读物被更多地方的知道。
而说到收藏,这片土地上可是有不少的遗迹和宝贝。首屈一指的汉代的瓦当及其砖瓦配件,再就是朝代官员的墓志铭和书法家的墨宝,人能见到的有王弘撰的帖,西岳庙和关帝庙上的纹饰和碑帖,尤以乾隆题在御书房里的每一字都斗大的“岳莲灵澍”最为显赫。当年西安市碑林区向全省征选碑石,那是对此碑垂涎三尺,无奈一不可能给,二也搞不动它。
(未完待续)
作者: yuemanshan 时间: 2020-10-27 20:42
如数家珍
欢迎光临 当代作家网 (http://ddzja.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