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家网

标题: 活一天就要快活一天 [打印本页]

作者: 闻鸡起舞    时间: 2025-3-7 17:12
标题: 活一天就要快活一天
本帖最后由 闻鸡起舞 于 2025-3-7 17:15 编辑

                                                                                        活一天就要快活一天


       从古到今,地球上换了一茬一茬子人,品尝出的人生滋味自个不同样,但你要随便逮着一个人问他(她)一句:你想过咋样的生活?没有一个会说,我只想干活儿,啥都不想个。基本都是一句话:过得快乐,天天开心无烦恼。
      怎么能做得到的?自然有幸运的天生贵种,生在富贵荣华享受不尽的人家里,过着宝马雕鞍,纸醉金迷的皇亲国戚才能享受的逍遥日子。只要下边不造反,皇帝老儿能坐的住,一生锦衣玉食逍遥快活那是一定的。可这样的人生就真的没有烦恼了吗?你不知道平平淡淡中的人间温情,也很难体会到两性相思却要经历百般磨砺方成正果的那份甜蜜和珍贵。常言道:不懂得苦焉能感受到甜的美妙!
      撇开这些口含金钥匙出生的,说说芸芸众生如何盘算个人的幸福人生呢?
     一般人家的儿女们在过去想要过得好一点是不具备任何条件的,当时的家庭基本上都是四五个孩子挤在小屋子里,有的晚上只能睡在箱子上。吃什么不重要,能填饱肚子都成了奢念了,很多农家孩子说一早啥也没带就去上课,能把自己饿的哭。说这话的人已经是六旬有七的老先生了。
       说起旧日的艰辛,他们倍感今日的生活是说不上的满足感,因为他们就没想到国家发展的这么快,让面前的世界就像变魔术般从灰色调变得色彩斑斓充满了生机和盎然。就像趁着腿脚还能走,去外边的变化更大的世界去转转,也算体验一把皇帝老儿的巡游生活,只要包里有钱,手机里存了钱,哪哪都能行。
       认识的人中比较有生活品味的是一个叫王新华的长者,1956年生人,家在姚田,距离县城四十五里路,以至于从不到县城买东西,他们会去较近的临县去赶集。家里的兄弟五个,大哥早早就进了文教局工作,老三干到了西安公安处,老五学的是厨师,老二是本分的务农。他一岁上就罹患顽疾胸腔长了个瘤子压迫神经导致脊柱弯曲,下肢又有小儿麻痹症行走不灵便,被算卦的先生直言中途必夭折。父母看他聪明乖巧不忍送人,嘱咐三个哥哥多要照应。但他性格倔强上学不靠别人,一瘸一拐无视同学和他人的目光,学习上一点问题都没有,还写了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及到高中念完,录取院校大都歧视残疾人,也就断了念大学的心。早早就经人推荐当上了民办教师,后来自学考去了教师资格证,成了一名公办教师。去到邻村小学当了小学校长,业余时间点子稠,经营过羽绒服厂,罐头厂,还合伙在罗敷街面开过饭馆。后来为今后计苦练书法,拿到了省书协会员证。
   因为爱管闲事好义乐施,口碑极好。本来都到了27,还没娶上媳妇。一次一位教过的女学生冲破人言认准他这个好说笑幽默风趣的代课教师,鼓足勇气说若不嫌弃她丑,愿意跟王老师结婚,照顾他的生活。他本以为女方开玩笑,并未当真。他这样的身体早就抱定一生孑孑一人陪母亲过下去的年头。孰料女方做通了家长的工作,端直就过到地里帮他家做工来了,到家就勤快的收拾院落,摘菜烧火给母亲打下手,一下子就把老娘给感动了。
      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弄出图纸,盖新房,做个花园门,种上了紫藤,修了一个大池子养金鱼,去崖边寻找到料硷石砌出假山立到水池中央,是为一景也是聚财。
      几年后,女儿儿子相继出生,又盖了一栋楼房,楼上搞了自己用的画室和卧室库房。将经管的仙人山仙人掌排列成平台装饰,博古架上堆放多少年来搜集的各种奇石和根雕(根雕是自己摸索做出来的),画猴寿图可以换钱,写书法字至少地些烟酒可以待客。小身材却又大能量。一不小心就过了六十,光荣退休了。
     退休之后又开始折腾。将对面的一处荒弃的院落地皮买了,又盖了按他心意设计的一处房舍。靠南采取大玻璃窗,阳光房可以让他更好的创作。
     他若不生病,身材可以达到一米七,真是命运捉弄有才人。父亲原本很担忧他一辈子咋过呀,没承想他这个老四却是最能折腾,活得最生动的人。为二老养老送终,让老人安详地闭上眼睛。而今虽差三岁就是七旬老人了,但从五官,头发上看也只有五十开外。因为活动量有限,吃饭不行,也不敢多吃。肠胃翻腾,宿便排不畅,腹部总胀的慌。五年前去西安医院做了一次肠清理手术,还把一节糜烂的割掉了。为了不影响神经受破坏,坚持不打麻药。同去的人透过手术室的玻璃看到顽强的王老咬着槽牙,额头落下黄豆大的汗珠,纷纷留下了心疼的眼泪。
     一生原本与世无争,奈何身体不济,首先与病魔做了一辈子的斗争。这样的人心里刚强,冲劲儿自不能与俗人语。也就是所谓的:困厄激发潜能,活的与众不同。用我的话说:王先生就是他那片的土地公公,维护了一方百姓的平安。
     为什么这么说,我讲几件他做过的事就能证明了。
     姚田村水浇地地势偏低,若遇大水之年必遭年馑,是故很早村里边出去的后生讨生活的就比较多,不像临近大村台头,人家村台高,地也高,作物收成有保障。他村里的娃儿不是去东边的台头把书念,就是去西边的左家村去读书。他原先也是在台头带过小学的,后来因为教学不方便去了罗山中学当了后勤主任,靠着能说会道有心眼,喝酒谁都不服拿下很多订单,成了学校的香饽饽。
      但毕竟还是离家远些,就又人举荐当了左家小学的校长,去那就重新改造了校舍,为学校可算是倾尽了全力,脱了一身皮。当小学校长虽说权力有限,但最起码安排家属临时教课代替家里有事的教师也能领些报酬,做个简单饭也方便。有一年下了学,经小路往回行,听到包谷地里像是有人藏着偷吃尚未熟的青玉米。他好奇心泛滥,把人叫出来,问人家咋成这般光景了。那人倒也不像是坏人,说遇到坏人把他的包包抢跑了,回不了家乡了,只好钻到玉米地,晚上睡觉,白天就拔青玉米填饱肚子。他一听人家落难了,善心大发,见不得还有比他过的不招他的。请进家门,刚好妻子蒸包子,就叫那人洗了洗手,给爱人说明了情况。安排住下,那家伙也真饿了,像个狼娃儿般吃了满满一篦子包子。他晚上和那个打对睡觉,说了一晚上宽心话。待天亮醒过来,却不见那人。还以为去上后面了,再等等还不见人影。老婆听到他问出了厦子,就见院里挂的昨天洗了晾在绳上的衣服一件也不见了!原来遇到了脑子有问题的人了。
      他说把他家的,原本还想着给他那些吃食和车票钱,送他去车站的。结果却成了不打招呼就卷了人家家的衣服跑了的贼了。但他也不后悔,就权当领受了上天的旨意,帮人家度过一劫。
      他好交朋友,源于他需要别人帮家里人做事。喝酒也不是他有酒瘾,实在是主客观原因造成的。交朋友需要就喝酒助兴,联络感情,事情能成。另一方面是身体疼痛上来需要靠酒精麻醉神经。酒也很不便宜,断顿了咋办?那就找替代品,柿子醋。结果练就的巷里人都知道他醋量大。就喝醋的本事还成全了他一次大面子,事情是这样的:
      有一次和教师们去西安旅游,找了一家扯面馆吃面。土教师进店不点菜,光一人一碗面,工作人员就有些不耐烦,内心里瞧不起的样子。结果,见一位老师倒醋的时候倒的有些多,就嘟囔起来,有些肝火的样子。他敏锐的发现了这个问题,就说我们乡下来的,就爱吃醋。服务员没好气的说,那你能把这壶醋喝完不?王说你咋?我若喝完你要说个啥咧!
       服务员赌气的说,还不信了。你若能把这壶干完,我这面钱也不要了。但你若喝不了,那就要掏双份的面前付账。
       结果呢,王老师把经理喊过来,叫经理咬牙印作证,他毫无犹豫端起醋壶就不含糊地一干到底。叫全店的看客目瞪口呆,教师们白吃了人家七八碗面。
     村里只要有两口子吵架了,或者邻里之间起了纠纷。第一时间就有巷里的小伙子往王老师这儿报信儿,他近乎就成了群众中的法官了(叫义务调解员)。他能调解到根子上,哪怕调解到后半夜,直到夫妻叫相拥一下消了气,他见到这样的效果才撤。所以好口碑不是简单地说几句话,帮别人一两次忙就能赚得的。要知道他还管理着上百名的小学生,那就是上百个家庭哩。只要哪里出了问题,他就去到家里解决去了。
     后边他离开了左家后,学校很快就因为没有了负责人,加上临县争生源,条件也比这边好得多,于是就交回了村上,成了村的储藏杂物的地方,操场也曾了凉晒场,再也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以至于王老师再也没回去,甚至连路过都不往那个方向拐。成了他的伤心之地。
     最让王老师有成就感的是上年办的一件为贫困户讨要房屋修缮补贴款的事,充分显示出了王老师的能力和心眼。他悲叹到农家贫困户简直就是受气包子,任人宰割,很为执政者做事太差感到社会的风气急转直下心生悲凉之情。
  吃了很多的苦,受了很多的症,但在他的脸上一丝一毫看不出来。他根据个人条件选择了于右任的“于体”,能写的搅浪翻腾,抒发胸臆,也是很好的晚年爱好之一。夫人为了他的交往通顺,苦练做饭本领。会腌酱菜,会扯面,更是蒸的一锅好馒头,得到了省城朋友们的表扬和一致赞许。农活自不必说,摩托车,三轮车都能开的像模像样,夏天还能创收:给西瓜掐苗,摘针金(黄花菜)等。
     如今的时代节奏加快,他也倍感不适应。手机只会接电话后边学会了打视频,打字是学了很久才能加上去,但错别字就不会修改,干脆用语音了。叫他试着玩抖音,只能看,不能上传自己的东西。近期才学会了微信付款,但也不会绑定银行卡,取钱还得去银行。
     新房搭了遮阳棚也解决了屋面漏雨的问题,紧跟着又开始拾掇后院。将院里栽的各种果树挪掉,挖个鱼池修个假山,铺上砖地,搭个凉棚,成全他晚年深居简出的生活。慨叹岁月不饶人,就觉得身体弱了不少,懒得怕动弹。

作者: yuemanshan    时间: 2025-3-7 18:24
[attach]13235[/attach]





欢迎光临 当代作家网 (http://ddzj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