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家网

标题: 突然间,蝉鸣也有了火性 [打印本页]

作者: 蓝天暖阳    时间: 2017-6-8 17:04
标题: 突然间,蝉鸣也有了火性
突然间,蝉鸣也有了火性
/蓝天暖阳

突然间,蝉鸣也有了火性
温情被点着了之后
夏天漫延
一个渴望复苏的眼神
飘忽不定,放下认定的宿命
信仰浮在空中

脚步沉重
虽踏不破烦闷的回声
穿破旧梦,扎进新梦
与初衷就会更近了一
已往的海市蜃楼中走出
梦之蓝过后,又见绯红

虽然淋湿的愿望,曾沉重倒下
还需一如既往地
用血色喂养花香
被雨水注满的脚印
最终会被阳光舔成金印
蜜蜂的路径,总会沁满缕缕暗香

打开虚掩的门
放出门后的青葱的隐语
嘲弄压扁失眠
也绝不供出心底潜流
因为拔节的意念,总在茎叶中涌动
捂住前世,只为垫高今生

不计较站上高枝鸟语的偷笑
只想借丝滑的鸟歌
装点行程。抚鸟语入眠
心就充满了暖色
起飞的意念早就挂上月湾
等待多年

你知道,一幕幕影子
不可用来取暖
只有阳光才能点燃心灯
给心灵一个走向
足可剪断背后那些
密密麻麻来袭的暗影。


作者: 我是阿色    时间: 2017-6-8 17:14
你知道,一幕幕影子
不可用来取暖
作者: 我是阿色    时间: 2017-6-8 17:15
诗歌最好不要采用“设问”手法。

只有阳光才能点燃心灯
给心灵一个走向
足可剪断背后那些
密密麻麻来袭的暗影。

作者: 我是阿色    时间: 2017-6-8 17:15
其他都好。点赞。
作者: 我是阿色    时间: 2017-6-8 17:15
你知道,一幕幕影子
不可用来取暖

个人认为,这首诗,应该行到此处。
作者: 晚秋    时间: 2017-6-8 18:32
好句子,让人想起一些事
作者: 沙柳清清    时间: 2017-6-8 20:05
欣赏佳作,问候!
作者: yuemanshan    时间: 2017-6-8 20:17
突然间,蝉鸣也有了火性
温情被点着了之后
夏天漫延

夏天的速度
作者: yuemanshan    时间: 2017-6-8 20:19
欣喜地看到诗人的手法愈加成熟
作者: 路过    时间: 2017-6-8 22:10
欣赏美诗
作者: 蓝天暖阳    时间: 2017-6-9 07:17
我是阿色 发表于 2017-6-8 17:14
你知道,一幕幕影子
不可用来取暖

谢谢老师鼓励,问好!
作者: 蓝天暖阳    时间: 2017-6-9 07:18
我是阿色 发表于 2017-6-8 17:15
诗歌最好不要采用“设问”手法。

只有阳光才能点燃心灯

感谢老师指教 ,问好!
作者: 蓝天暖阳    时间: 2017-6-9 07:18
我是阿色 发表于 2017-6-8 17:15
其他都好。点赞。

谢谢,问好!
作者: 蓝天暖阳    时间: 2017-6-9 07:19
我是阿色 发表于 2017-6-8 17:15
你知道,一幕幕影子
不可用来取暖

感谢老师指教及鼓励,问好!
作者: 蓝天暖阳    时间: 2017-6-9 07:19
晚秋 发表于 2017-6-8 18:32
好句子,让人想起一些事

感谢老师关注,祝好!
作者: 蓝天暖阳    时间: 2017-6-9 07:20
沙柳清清 发表于 2017-6-8 20:05
欣赏佳作,问候!

谢谢老师关注鼓励,问好!
作者: 蓝天暖阳    时间: 2017-6-9 07:20
yuemanshan 发表于 2017-6-8 20:17
突然间,蝉鸣也有了火性
温情被点着了之后
夏天漫延

感谢老师关注,问好!
作者: 蓝天暖阳    时间: 2017-6-9 07:21
yuemanshan 发表于 2017-6-8 20:19
欣喜地看到诗人的手法愈加成熟

谢谢老师鼓励,问好!
作者: 蓝天暖阳    时间: 2017-6-9 07:21
路过 发表于 2017-6-8 22:10
欣赏美诗

感谢老师关注鼓励,祝好!
作者: yuemanshan    时间: 2017-6-9 12:02
蓝天暖阳 发表于 2017-6-9 07:20
感谢老师关注,问好!


作者: 蓝天暖阳    时间: 2017-6-9 13:49
yuemanshan 发表于 2017-6-9 12:02

谢谢都是一直的鼓励及关注,问好!
作者: 沙柳清清    时间: 2017-6-9 17:38
蓝天暖阳 发表于 2017-6-9 07:20
谢谢老师关注鼓励,问好!

不是老师哈!
作者: 蓝天暖阳    时间: 2017-6-12 07:32
沙柳清清 发表于 2017-6-9 17:38
不是老师哈!

老师客气,问好!




欢迎光临 当代作家网 (http://ddzj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