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家网
标题: 开元寺(2) [打印本页]
作者: 去非洲看霜 时间: 2018-8-3 23:04
标题: 开元寺(2)
02
北宋,自太祖登基以来,就重文轻武,守内虚外。至宋徽宗时,大宋国财政空虚,冗兵冗政,造成大宋国积弱积贫现象日渐严重。
北有西夏国与辽国屡犯边关,掠走幽云十六州,朝廷被迫岁赐西夏国银绢茶,缓解一时边关告急,但也加重国人负担。对辽国以增纳岁币求和。
唯有福建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商贸繁荣,支撑国库税收,但现遇海盗横行,外商船货受损,吓得西洋南洋外船不敢驶入,转向印度。
宋仁宗曾下诏:令泉州知府蔡襄携诏书、金帛,至南海诸蕃。采用唐代蕃坊制度,在泉州口岸兴建蕃坊,供外商居住,并置蕃长“管勾蕃坊公事,专切招邀外蕃商人”。
现在康春,诸文,沙美,沙丽四人穿越到宋代,已是徽宗皇帝当政时期。
静心室内,异常安静,大家屏住气,等待方丈的讲诉。一阵凉风吹进小屋,只剩下窗外知了的清脆鸣声。
方丈擦干泪水,说:“近两年,泉州港不断出现外商货船及人员失踪,上月,有一艘天竺国商船,载有香料和珍珠,是进献朝廷的贡品,也在泉州港口莫名其妙的无踪无影了,朝廷派来了钦差大人洪涛,明察暗访十天,一无所获,就在第十一天,钦差大人神祕失踪了。
邻村黄大户,报官诬陷是本寺所为,并拿出一件本寺僧人衣裳说是证据,官府按衣号抓走了小僧人,用尽苦刑,屈打成招,如今,限本寺七日内,交出香料和珠宝,及钦差大人,否则,朝廷官兵欲将本寺与众僧一起烧为灰烬。”
方丈说毕,康春四人气愤不已,欲与开元寺洗清冤屈,康春说:“方丈莫急,我们既然来了,又摊上这事,算是天意。”
康春又问:“现在泉州知府是谁?”
方丈答道:“前任知府蔡襄之子,蔡宏。”
“这蔡襄,蔡宏父子为官如何?”
“他父子二人为官清廉,深得黎民百姓拥戴,蔡襄大人体恤百姓过海之苦,修建洛阳桥,花光一身积蓄,蔡宏大人承其父志,修建刺桐港,透支十年俸禄。”方丈答道。
沙丽是个口直心快的姑娘,尖叫一声:“哇,洛阳桥,刺桐港,原来是他们父子修建的,我们去玩过了。”
康春需要更进一步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这蔡宏既是清官,怎么也糊涂,不追真凶,却降罪寺庙,这个做法令人不解?”
方丈解释:“这不是蔡宏所为,实乃钦差大人洪涛所作,蔡宏多次替本寺辩解,不想,惹怒了饮差,现已革职在家。”
“又来个钦差狗官参合,事态更为复杂。待我与他们三位商量,再回复方丈,如何?”
方丈见康春仗义,又有抱打不平的豪气,深深舒了口气,忙起身告退。
康春望着三人,豪爽地说:“伙计们,都清楚这些情况了吧,我们一时半会也回不去,不如帮了这寺庙的和尚,你们赞不赞成?都表个态。”
沙丽抢先说:“我不同意,我要回去结婚。”
诸文对沙丽的话很生气,也很烦,顶她一句:“你直记得回去结婚,你回去呀。”又说:“我赞成帮这个老和尚,问题是该怎么样去帮呢?”
沙美表态:“我同意康春的话,我们不如用我们所学过的历史,知道的历史结局,按这个思路来改变事情的结果。”
诸文豁然开朗,一拍脑袋说:“对呀,比方说,那个钦差洪涛,宋史书上记载是殿前都点检副使,死于农民起义领袖方腊手中,再说,开元寺介绍中,好象提到过这次火灾。”
康春,沙美兴奋了,他们找到破案的方向,诸文还是有些朦胧迷糊,唯独沙丽不高兴。康春鼓励大家说:“有意思,我们就要阻止无辜的焚烧与屠杀,我们就是改变历史的人了。”
方丈再次进室,问道:“众位施主,商量得如何?”
沙丽起身,极不情愿地说:“老和尚,他们都答应救你们,我只有随他们了。”说得众人大笑一阵。方丈说:“谢过女施主,实不敢瞒,昨日梦中,佛祖曾说,待你们破获冤案后,便令我寺点高香一柱,持续四十九天,不可间断,佛祖再来接你们回去。”
沙丽听见,高兴跳起,说:“你个老和尚,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害我哭了一场又一场,还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我老妈了。”
方丈说:“我已与施主们安排好了寝房,虽简陋倒是安静,待施主用完膳后可去蕃市走走,那边人多广见,或许有些收获。据说钦差大人就是在蕃市失踪的。”
蕃市,距泉州城区十五里,紧邻刺桐港,是宋太宗雍熙四年所建。一条小港引入街中,小港西街是西洋尖顶高窗屋,涂满黄漆。东街是南洋高脚竹茅屋,葱郁绿油。港内舢板稀少,蕃汉商人不见踪影,码头冷清,十分萧条。
康春率三人在西街边游边荡,看到不远处挂着一块木牌,用中洋两种文字书写:刺桐港蕃长公事室。康春一行人便进入室里,室里门房是个汉人,出来迎接,他见这四个人身着奇装异服,不知是哪国来的商人,便用葡语问候,康春四人面面相觑,谁也听不懂,沙丽说:“喂,会讲中国话吗?”
门房唬得一惊,改用汉语问:“你们是哪里来的?又是哪国人?”
康春说:“先生莫惊,我们是从广州来的,是中国人。”门房听了,直摇头:“四位老板切莫再逗我了,广州我一月去十次,从没见过你们这般发型,衣着的?是东洋倭国岛上来的吧?”
沙美笑得捂着肚子,对康春说:“他怀疑我们是日本人。”
康春说:“哦,倭国人。”他不想解释太多,问:“现在港口街上为什么这样冷清,看不见一个外国商人?”
门房答道:“都害怕,不敢来了,蕃长都说,宋国汉人奸狡,用甜密语言和甜密食物来欺骗他们,进行贸易,然后,派人抢夺他们的船舶和货物。”
“蕃长是哪国人呀?”
“印度人,他来宋国三年了,是知府蔡大人的朋友。”
康春四人累了一天,从现代回到宋代,跨起一千年。方丈安排他们住在静心室对面的两间厢房。入夜,寺庙格外宁静,月光婆娑,一阵凉风吹得树影晃动,又显几分阴森。
小院墙下,借助树阴的遮蔽,蹲着三个蒙面蕃人,手持绳索麻袋,他们是来偷人的.要偷谁呢?
未完. 待续.
作者: 去非洲看霜 时间: 2018-8-3 23:07
本帖最后由 去非洲看霜 于 2018-8-3 23:12 编辑
[attach]3270[/attach]
洛阳桥 刺桐港
[attach]3271[/attach]
作者: 老游湖 时间: 2018-8-4 07:47
好美!好美!
作者: yuemanshan 时间: 2018-8-4 12:18
脑洞大开,不得不佩服先生的疯狂想象力
欢迎光临 当代作家网 (http://ddzja.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