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家网

标题: 石佛寺 [打印本页]

作者: 杨金祥    时间: 2019-4-24 16:02
标题: 石佛寺
本帖最后由 杨金祥 于 2019-4-24 16:04 编辑

[attach]4841[/attach]
/欧阳
正是四月阳光灿烂的时节
我与文友站在历史的陡坡上
眺望波涛滚滚壮阔的辽河
七星残碑是一把钥匙
开启历史特殊的保险柜
各种证据  应有尽有            
无需走许多弯路便唾手可得

辽河沉淀的故事        
被人从记忆中捞了上来
古老的废墟拾起故乡的风骨
不断充实我们空空的行囊

于是我与历史进行一场联姻
赶在花期盛开之前
研磨沧桑千年的心事
穿过一条历史的隧道
我能看到两尾小鱼
在古老的传说里游来游去

一张犁在残星碑下深土中耕耘
始终不肯倒下
它以龙的身形人的姿态站立  
春夏秋冬都为它让路
因为它的善良执着
我和拉犁的黄牛抚犁的父辈
三点一线构成了远方
一道浑厚的风景

农田的舞台绿了又黄   
黄了又绿
幻化着我多年后依然咀嚼的思念
灵感跑出智慧的笼子
照亮思绪的笔尖
一片五彩斑斓富饶的颜色
使美丽的大地覆盖着盛世的祥和
可谁还记得她内心经历的波折呢

稻田画逐字逐句一语半步的说
那种朦胧的感觉劳顿太费心思
历史遗风照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富裕的生活

如今石佛寺生态保护型模式
在生态优美减少环境污染
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和农业资源丰富
具备传统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

产业发展型模式其特点是产业优势特色明显
基本形成“一村一品”
“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集聚
农业规模经营
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各项产业带动经济效益明显
是大中城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

乡村文化是一种“有根”的文化
有着“生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乡土认同感
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以及古朴的生活
恒久的价值不间断地传承着

为满足生存生活的需要
共同创造集体享有的人类非物质文化
既包括价值体系语言行为方式等非物化层面的创造物
也包括家族文化宗教文化乡村审美孝道文化等等
家乡美了家乡亮了我的家乡富裕了


作者: 老游湖    时间: 2019-4-24 22:20
感谢分享,拜读大作!
作者: 杨金祥    时间: 2019-4-25 08:05
老游湖 发表于 2019-4-24 22:20
感谢分享,拜读大作!

非常感谢老游湖老师关注、品读、支持![attach]4842[/attach]

作者: yuemanshan    时间: 2019-4-25 18:48
一处古迹,叙说一段历史
作者: 杨金祥    时间: 2019-4-26 07:38
yuemanshan 发表于 2019-4-25 18:48
一处古迹,叙说一段历史

谢谢月满山老师关注、品读、支持![attach]4843[/attach]

作者: 晚秋    时间: 2019-4-26 16:28
为满足生存生活的需要
共同创造集体享有的人类非物质文化
既包括价值体系语言行为方式等非物化层面的创造物
也包括家族文化宗教文化乡村审美孝道文化等等
家乡美了家乡亮了我的家乡富裕了


喜欢
作者: 杨金祥    时间: 2019-4-26 19:43
晚秋 发表于 2019-4-26 16:28
为满足生存生活的需要
共同创造集体享有的人类非物质文化
既包括价值体系语言行为方式等非物化层面的创造 ...

谢谢晚秋老师关注、品读、支持![attach]4844[/attach]

作者: yuemanshan    时间: 2019-4-27 10:07
杨金祥 发表于 2019-4-26 07:38
谢谢月满山老师关注、品读、支持!

问好!祝安!
作者: 杨金祥    时间: 2019-4-28 21:49
yuemanshan 发表于 2019-4-27 10:07
问好!祝安!

[attach]4846[/attach]

作者: 闻鸡起舞    时间: 2019-5-9 16:58
农田的舞台绿了又黄   
黄了又绿
幻化着我多年后依然咀嚼的思念
灵感跑出智慧的笼子
照亮思绪的笔尖
一片五彩斑斓富饶的颜色
使美丽的大地覆盖着盛世的祥和
可谁还记得她内心经历的波折呢  喜欢这段,用“心”,其余的用的是“脑”
作者: 杨金祥    时间: 2019-5-9 20:35
闻鸡起舞 发表于 2019-5-9 16:58
农田的舞台绿了又黄   
黄了又绿
幻化着我多年后依然咀嚼的思念

非常感谢闻鸡起舞老师关注、品读、支持。[attach]4857[/attach]





欢迎光临 当代作家网 (http://ddzj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