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江路》第三部 画圈的陀螺
第二章 家里家外(1)
家庭是每一个人的来处,也是成长的最初摇篮,你的父母和亲人给你的疼爱就是最好的护身符,至于你今后的造化方需要你自己的开发和领悟。很显然,江路的少年时光是快乐的。
在他童年的记忆里,爷爷是很威严的,奶奶是很慈祥的。父母都是很勤勉的做着工,回到家里就收拾屋子打扫院子,做饭洗衣是女人的事,父亲和爷爷喝茶聊聊天,爷爷好喝两口酒,父亲是个孝子,借着当列车员跑车的机会,到山东带回来一塑料桶散酒(高粱酒居多,烧锅酒),那是爷爷最开心的事情。家里有盏锡壶,小酒盅若干,父亲也有孝心,有一次为了庆贺爷爷60大寿,从大城市商店买回来一个特别漂亮的蝴蝶杯。那是一个有点高脚的酒盅,外边施了一层蓝釉,最精彩的是杯底有花纹,初看有些模糊,待倒进水或酒之后,再由上往下这么一看,杯子里就闪现出两只展翅的蝴蝶,若是轻摇可见蝴蝶晃动似乎就活泛了起来。
江路的家是爷爷当年启发了搭庵棚的沿火车路逃难的人家盘下的一院桩基,大概有一亩零八厘,使了大约二两半的黄金,新中国成立后办土地证,上边有本县第一人县长的大印,四四方方大概有五十乘五十的规格,加厚黄裱纸,外沿打有红线框,上边详细填写亩数和四邻,有四邻的签字画押。新成立的人民政府只需让你交了工本费,再没有要其他东西。
而在国家成立人民政权没几年,也就是抗美援朝过程中发现很多慰问物资里有以次充好甚至残破棉絮里夹杂杂草的问题,于是就有人上纲上线认为阶级斗争异常激烈,认为总有一些坏人仇视新中国,借着抗美援朝趁机捣乱。其实是新中国百废凋零,农村连柴火都楼不到,哪里有那么多的布和棉来加工成百上千的支援前线士兵呢。于是就开始了三反运动,发动群众找历史有污点的人(参加过一道门、当过土匪、加入过国民党军队以及偷鸡摸狗和口无遮拦的精神有问题的),一时间就人人自危,毕竟旧社会为了糊口很多人是加入什么一贯道、甚至被裹挟着当过几天土匪的,偷东西也是饥饿难耐家里有奄奄一息的老人。至于当兵抗战打鬼子的本应该有所区别,但因为共产党打败了国名党,一朝君子自然不容另一朝臣。
刚开始,因为爷爷盖的燕顺茶楼在本地算是不错的楼阁,街道人民革命委员会还没有办公地点,就在爷爷允许的情况下上楼开会,爷爷自然是好茶相迎,哪敢说个不行呢。但因为街道群众大都出身寒门,没有过多的历史的小人物居多,要找出个坏分子也不能草草应付,就把爷爷定了个错划富农,其实爷爷来自河北邢台偏僻小村庄,几代都是贫寒家庭。只是因为有些房产,人家按照上下楼量面积属于小资产阶级,需要改造。就一纸命令收为政府公用,找谁说理去,在农村都因为找不出坏分子,干脆就找落后分子进行批斗。整死人的也有。
没办法不能露宿街头呗,家里一家大小吃了散伙饭,带着的几个弟兄回乡分田务农是正理。然后找人在宅基地重新打胡基盖了东西厢房,再把后院弄好围墙、照壁、立院门。在后边是荒草地,一时也没法收拾先弄些土垫一点,以后再从长计议。
后来居委会有了办公场所就搬走了,却有一位街道干部让他的穷亲戚住了进来,扬明说每月付五角钱房租,收没有半年就二球劲儿上来了,一句话,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有啥法子,就让他们住下了,这之前还成为一段时间街道干部招待亲戚的招待所。
待修好了新家(就在临街茶楼后头,有个四五分地的面积)也就到了过年时节,家里的积蓄用光。大人小孩七八口已经揭不开锅了,爷爷也是一声长叹,让大伙睡觉,让大伯隔着门缝里边锁上外边的门,打盘也不待客也不走亲戚(本是外姓人,哪里有什么亲戚可走的,孩子都还小,也没有婆家亲家啥的)。
黄昏,喝了太多高末茶的爷爷出恭,天无绝人之路,蹲在自己用的茅坑上的爷爷无意中瞅着墙根有片黄纸之类的东西,拿起来定睛一瞧,乐坏了,1000圆的票子也不知道风个哪儿刮过来的。当时还是旧币时期,1955年才发行第二套一元纸币,代表过去的1万元。这1000圆就是一角钱的购买力,马上提起裤子举着钱喊奶奶快去买面买菠菜。奶奶奇迹的也有了力气,喊着大姑挎着摊子筐子出了门直奔面铺和菜市场,买了六分钱的面粉和四分钱的菠菜,点火烧柴煮水熬了满满一大锅菠菜面汤。因为饿了不轻,后来听奶奶说,她一口气就喝了六碗。奶奶由打跟上爷爷从老家到陕西,过的更多的是颠沛流离的日子,但素有积蓄的她为了拉扯这个家,加上爷爷的豪侠仗义,再有的积蓄也没啥了。再不行就只好卖爷爷的中正剑和铜兽扭私印了。
熬过了初一,吃了一顿面汤,到了初三家院门有人扣门。大家屏气凝神不说话,外边人不放弃,敲了好一会儿。爷爷绷不住了,叫大伯瞅一眼,原来是华山道士,父亲的故友拜年来了。只好开门相应,问过缘由老道捻须说小事一桩,喊过大伯和父亲,拿上写的字条拉上家里的铁板辐条架子车,赶往玉泉院找到净室房主管,拉回来一满袋加半麻袋的玉米。算是度过了艰难的岁月。父亲说打那时起,每回回来老道过家,父亲必会恭恭敬敬的奉上十元钱,感谢老道的救命之恩。后来因为爷爷去世,道士就来的少了,也不要父亲给他钱了。
江路的大姑要比江路的父亲整整大一轮,为了甩掉自己这个包袱(大姑身子骨结实,有身量,能吃饭),自己做主经人介绍跟着一个铁路上的大个子走了,去了河南的武陟县。那位没敢见我爷爷的王大女婿还不错,粗通文墨当了小学教员后来还成为小学校长,待爷爷去世那年才伙同大姑来奔丧。那时,大姑已经给他们家生了五个孩子,印象中大姑大膀子揉面,那是绝对的大力气。
二姑也是因为家里念书供的艰难,早早的在初二就响应县上广播站招录广播员,一举头名考上了。那时的人会说普通话的没几个,也不知道二姑跟谁学的。大伯是初中毕业上技校,上了半年技校上边又来招兵,就又去参了军。参军因为组织调查家里是有个当过国民党军官的父亲不能提拔,只好又回家上技校。这期间,父亲也已经不上初二去了铁路线上干上了卫生员、列车员。他和二姑就分别寄五元钱给大伯,使大伯安全的完成了技校两年的学业。爷爷也因为成分定的高忧心忡忡儿女的前途,就发狠让儿女走的越远越好。于是,大伯携妻带子去了西宁山川机床铸造厂;二姑跟着支援三线建设的洪流,和姑父一起去了四川郫县,那里有一个四川电器厂。家里就留下最小的父亲照应,于是,父亲就调到孟塬折返段当上一名铁路货车司机,主要负责在孟塬调配车皮物资,一直干到年龄大了干上了调度,直到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