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闻鸡起舞 于 2021-11-17 16:09 编辑
华阴市地处关中腹地,北临渭水,南依华山,自然风貌独特,风土人情浓郁。孕生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关中文化,尤其是老腔和华阴迷胡的发源地,其高亢沉郁的老腔扎根在历史之中,滋养着这方土地上的先民不惧灾难,奋勇争先建设着美好的家园。迷胡更是根植于民间沃土,沿袭着小曲板式,经过民间艺人的不断创作,用通俗的生活语言采取缠绵动听的曲调表现人们在过日子当中发生的有趣和值得歌颂和惋惜的情绪,丰富了先民的业余生活,促进了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某种程度上讲大有代替私塾先生启蒙教育和劝善行好事的教义的功能。 明代中晚期出现了两位能编善演的外地先生,他们走南闯北见识广,口才好。来到这边之后,很快的就将关中道情和地方剧种杂糅起来形成了新的剧种,称之为华阴迷胡。他们走街串巷的搜集乡村故事就能创作出鲜活的带有教育意义的剧本来,有点像陕北说书的,张嘴就能唱眼前事。很得群众欢欣和认可。 和老腔不同,不需要搭幕扎皮影亮子。有人唱,有人拉胡胡辅助干鼓和串铃即可开席,与看戏的观众的互动也是非常紧密的。往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以至于在很多村的少儿心中都埋下了学戏的种子。就像张高文老先生说的那样:小娃娃要说真爱也是有私心的,那困难年代就见这帮唱戏的给财东家过事,好吃好招待的,心里就抓娃一般。就想人家说咱啥都不占就是嗓子亮堂,尖高可串旦角,能亮台子。拜师父之后只要叫去学戏,师傅都会给烤红薯吃。但凡谁家过事只要去了,有烟有酒甚至还给分个红包,那岂有不去之理的呢? 是故都知道练起功来少不了师父打板子,那总是比一般村里的年轻人有个保障,因此也有学戏的娃大都是苦出身这么一说。就这样学也是很坎坷的,随后的政治运动一番又一番,好多剧情再好的本子不让排,只能将人家改编的样板戏唱一唱,迷胡窝子也就介乎灭火之间。 新中国成立的时期,曾经普查过有正式班社的各村自乐班达60多个。相对于别的村都是有几个能唱能拉的却道具啥都没有,赵坪——华阴的迷胡窝子村,因山区环境独特,自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小世界;加上出了一批痴爱东路迷胡,传承不曾断过的有120多年迷胡班社史的村子,他们不仅制备全套的戏箱,铜器也是较为齐全的。老本子也有20多本,也精心的保存在大柜里。 华阴市政府也在比较繁华的地段成立了华阴迷胡剧团,多年来也培养了不少的戏曲演唱好苗子,使得他们的未来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这里走出卫赞成,雷开元,贠恩凤,党安华(将老腔这个独特的剧种推向了世界),姚振华等一批又一批的戏曲艺术家。赶排的现代剧《梁秋燕》传统剧目迷胡折子戏《刺目劝学》、《郑丹祭祖》、《张连卖布》、《屠夫状元》等享誉三秦。 各地村寨的班社以及民间社火也曾经是相互打擂台,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地方政府抓落实还是挺到位的。自打实行了联产承包,南方改革开放建厂房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之后,村寨的年轻后生们就都外出甚至媳妇都跟了出去。农村唱戏的氛围,学习的队伍就没有了。直到申遗开始成为一项振兴民族精神的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的申报工作正式启动,2007,08省上报了的《华阴老腔》和《华阴迷胡》均被报送成功,成为第一、二批国家级传承保护项目之二。 要说落地比较好的还要数老腔。首先基于这种独特的唱腔经过诸位专家的改良能够更好的体现在舞台和表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顽强斗志,加之被邀请参与了《白鹿原》话剧舞台的添彩表现,海外华侨的邀请下的巡回演出,更在2015年登上了春节晚会的舞台,为陕西增光添彩,自然传承的经费就有了充分的保障。而相对于迷胡的群众基础和底蕴厚实演唱的人可谓:有井栏的地方就能听到哼哼迷胡的声音,老腔更具备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抢救的迫切性。迷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眼中,是视之为一个优秀剧种,但就便不加关注也断不会消亡的。加之从艺的演唱的人数众多,就便拨付一定的经费也是分配困难,奖金最终就搞成了平均点眼药的慰问金。哪里还有有效的精力排演一些优秀剧目,就便是有好的剧本也是望本无门。就说两年前邀请省上的导演复排《李亚仙》,就一月时间还不是天天排戏,支付给人家导演的报酬就是五万元。 要说振兴某一剧种首先要看看还有没有长期的受众队伍和良好的社会反响。毫无疑问华阴迷胡以其欢快明亮,哼唱随意的调调深得群众喜爱,而运用朴实的语言跟着时代走,创编小戏讴歌新时代的农民和各条战线涌现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都可算是不在话下的事。唯一遗憾的是那些个熟悉曲牌的老人一个个都走了,年轻人越来越因为欣赏的口味越加的丰富不爱听戏看戏,觉得节奏太慢,也听不懂那些个咿呀嗨游的拖腔了。迷胡戏的确面临着被时代抛弃的危险。 但难能可贵的是有一批钟情迷胡传承的老艺人仍在做着最后的努力。赵坪的雷自义老艺人(已故)几十年义务培养喜欢唱戏的村里的姑娘后生,风雨无阻说戏讲戏师范演唱;高家村的能拉能唱的陶民亭老艺人,在晚年去日无多的情况下,用心誊写他所唱过的唱段好几大本子无偿的捐献给市文化馆,还自己摸索着录制了说唱拉的视频几十段。上洼的貟根实老先生也是用心培养了几个爱徒,也将自己记录的戏本奉献给文化馆作为资料;著名迷胡曲子的老艺人黄水龙(已故)用心用手写的套曲谱子交给了文化官员,但直到今天也没有刊印成教学的资料。更值得一提的是五方的赵子毅先生,倾尽心血创作的迷胡大剧《王鼎赶考》在有生之年也没有看到排练成正式大戏。 这不能不说是很心酸和无奈的一件件事。如今大家都跟风唱老腔,抓的是热蒸现卖的机会。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张喜民班底也受制于观众的欣赏水平,也只能是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小唱段常来常去,要想传承更多的剧目已成为不可能。 值得牢记的是在2015年的那一年,借助老腔登上了春晚舞台,华阴的迷胡和陕西的眉户来了一次“山陕迷胡”大赛,我市的迷胡因为多为班社培养的演员,和经过省眉户剧团服道表的甚至专业院团的山西选手比拼的让评委都很为难。一个是城里的娇娘娃,一个是土生土气的后生家,评比尺度不好掌握,最终决定专门为东路迷胡的代表——华阴市迷胡,来一次专场表演,共录制的视频节目整整播放了一个月,在戏曲频道和陕西五套上播放的结果就是勾起了全市村寨乃至机关社团厂矿部队的市民村民的热情。就有跑到文化馆要学习资料的,为了看戏买了电视购置了小收视锅接了闭路的。这就是长期浸淫在曲子里接受过戏曲文化教育的华阴人民的真实反应。 这里我想说:各级政府尤其是文化部门的确要有确立文化兴市的决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号之上。挖掘好华阴的三十二项非遗保护项目,确定几个重点,投入经费组织人马创作一批,排出一批优秀剧目从而掀起振兴传统戏剧剧目的热潮,争取在全国戏曲节目评选中赢得佳绩,让三秦儿女的精神面貌让全国人民知道,也从而激发起全市的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就便是现在而言,经过了下海和农工潮之后,很多的农村外出人员因为年龄偏大又回到了农村,国家的各种补贴以及就进就能干些事,富裕的时间越来越多,能唱想唱的妇女同志们也都拾起了年轻时的记忆,也真的爱传统的迷胡曲子。市文化馆也每年搞一次迷胡或秦腔的大赛,也设立了一定的奖项给予付出的认可。但更希望各地的党支部和爱心企业对各村的班社给予大力的支持,让他们更有激情的为我市的迷胡事业的发展繁荣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心情舒畅了,也就达到了习总书记讲的:人民满意就是政府的工作,就是合格政府的具体政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