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当代作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集体印象

[复制链接]

5

精华

149

主题

155

帖子

版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08:3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穴坡人 于 2024-9-1 08:39 编辑

        我们的少年时代是在大集体时期度过的,所以,对大集体的生产劳动略有一些印象。
        记得大集体时期生产队长高喊出工的模样,记得人们七前八后出工的情形,记得人们齐头赶进劳动的盛况,记得秋收时人们围着一大堆包谷争先恐后的场景,记得人们集体开会的紧张场面......
     生产队长都是队里的领导人和带头人,都由贫下中农成分的人来担当,要有很高的积极性。每天早晚出工,生产队长都要高声大气的呼喊“人们出工了......”于是,社员们都纷纷响应,扛起劳动工具从家里出发。若有怠慢,生产队长就要恶声恶气的批评,更为严重的就要开批斗大会。所以那时候的人们一般没有不听生产队长话的。
  那时候,生产队的人们称社员。在不能实现机械化耕作的山村,社员们都是些劳动好手。稼穑耕耘,样样熟练。
  大集体时期,男女多半是分工劳动。男人做的是田间活路,女人是在土里干活。男人干活有队长或副队长带头监督干,女人干活有妇女队长带头监督干。有时也有在一块协同劳动的,春耕时男人铧土,女人就挖土(挖那些边头角老没有铧到处),秋收时女人掰包谷,男人就背包谷。
  农忙时期,劳动场面最为热烈。春耕时,男人们都是集中到一坡梯田处铧田,男人的吆喝声,牛铃的叮当声,响成一片。几天功夫一坡梯田变成明镜一般,在太阳的照耀下熠熠泛光。山坡上,女人们各自拿着锄头或刀刀,砍的砍,铲的铲,把土土坎坎整理得干干净净。远远望去陡坡大面一片清新的气象,使得土边的恩桃花也格外的耀眼。
  在紧张的劳动当中,人们忘记了疲劳与苦涩。有嘘呜打哨的,有唱歌啦呀的,有打情骂俏的,有的因纠纷而粗言糙语的,有轻言细语解围的......嘻嘻闹闹的声音与叮叮当当的声音混合在一起,构成一种生活习惯与风气。
    插秧时节,是农忙高潮。全队的社员在田里排成一排,不约而同形成一种比赛场面。人们插秧争先恐后的,眼睛左顾右盼的看自己是不是慢于其他人,慢了要想法赶上——要么少插几窝,要么加快速度。开始插的秧苗还在一条直线上,渐渐地形成了七湾八窍的曲线,人们也七前八后的躬着腰插着。也有联合起来把人关在田中间,嘻戏别人的。这种比赛的场面十分的好笑。
  插完秧后,望去绿茵茵的一坡梯田,给人一种充满生机活力的感觉。
  收谷时节,更是热闹极了。全生产队的打斗都扛出来,聚集在一坡田里,一般六人一组开展收割。这更是一种有声有色的比赛了。割谷要看谁又快又好,就是看谁的谷把子放的均匀而又整齐。便于打谷的人拿起。打谷的人要打出有韵律的声响来。组与组中间,看谁的打斗声音最响,最快,最有节奏。记得那时打谷有几种打法,一种叫打老牛翻身,这种声音听起来是“顶——咚——,顶——咚——.........”就是你一棒我一棒的慢打,听起来不激烈。一种叫打江湖斗,这种声音听起来是“顶-咚-切察切察切察切察切察切察-顶-咚-顶-咚-顶-咚-”听起来十分的快速而有节奏。给人情不自已的感觉。一种叫打黄莺闪翅,这种声音听起来是“顶-咚-切察切察切察切察-顶-咚-察切-顶咚-切察-顶-咚-顶-咚-顶-咚-”这声音听起来一起一伏的,给人有很强的音乐韵味。半天打一下的打老牛翻身,这是上年纪的人打的,不和其他人比。一般年轻人们都要打江湖斗或黄莺闪翅,这种打法才有激情,有干劲。在午后时分,那“顶咚,切察,顶咚,切察......”打斗声飘闪在金色的阳光中,让人感觉出有一种喜悦的丰收景象。
  作为读书的小孩,不会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只有帮助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放牛、打猪草之类。到了秋收季节,可以到田间地头去拾一些收割落的粮食。我们叫“散粮食”。打谷子时,小时候最爱去田头散谷子了。为了让孩子散到谷子,有些大人有意把谷把子丢失一些。还有去散谷子时,孩子们可以踩在斗的后边,让大人拖着走,这有一种坐车的感觉。
       作为小孩,最喜欢大人背包谷回来了。凡是包谷背篼上都有一捆包谷杆。那时候包谷杆就是最好的甜食了。所以小孩得到包谷杆心里乐滋滋的。包谷收回来倒在仓库里,晚上要集中一起剥。小孩子可以去帮助。每家剥的包谷放在在家的背篼里,过秤后记工分。所以在剥包谷时,大人都要催促孩子连忙剥。人多速度快,堆积如山的包谷,几个钟头就剥完了。
      收回来的谷子,集中在仓库坝子晒。守着晒谷子的是一般是生产队的记工员或会计。守着晒谷子的人,一天就负责称秤,凡是收回的包谷、谷子都要由他们记账。为了增加重量,背回谷子常常要在半路浇水。走到仓库,背篼都还在滴水。
  现在回想起来,大集体,投机取巧的事难免出现。尤其记工员和会计,要为自家谋的利益,是随手牵羊的事。那时候凡是生产队队长、当会计或记工员的每一年都要过自得些(土语:生活容易过点)。其实就背地搞了偷窃粮食的名堂。
  粮食还没有晒完,公社的干部就下来催公余粮了。社员们背着粮食一起出发,走到公路上,与其他生产队的人汇合在一起,形成浩浩荡荡的运输队伍。
  公余粮完成,才开始分粮食。收成好的年,勉强够一年吃,歉收年成一般吃到第二年的四五月间就没有粮食了。人们凭借着救济粮和刨秋荒过日子。那时生产队种的多收的少。究其原因:一是传统的耕作方式;二是自留品种,三是肥料欠缺,多数农作物没有施过任何肥料。一年的收成完全靠天照顾。回忆起荒年的日子,确实有些后怕。
      我们的少年时代是在大集体时期度过的,看到了大人们在大集体中的费劲、无奈与忧心忡忡。但是又看到了大人们有一种忍耐、无畏与自强不息。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精华

389

主题

1万

帖子

管理员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沙发
发表于 2024-9-1 19:20: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如果你是马,这里就是草原
当代作家网1群:472487178   当代作家网2群:345916344   
当代作家网3群:298544556   当代作家网收藏群:307688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dzja.com ( 沪ICP备14013917号-6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