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4月29日上午,晴空万里。走得一身疲惫的而又兴奋不已的我,在一湖海鸥的欢送下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青海湖。大巴车朝当天最后一个景点---原子城方向驶去。
原子城,位于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距西宁120多公里,是我国第一个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发基地和诞生地。
从1958年到1995年,在鲜为人知的中国核事业发展历程中,这里发生了无数感人事迹,有着宝贵的文化与思想财富。纪念园与纪念馆相辅相成,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集中了参观、纪念、教育、公共活动等多项功能。
大巴车开了约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原子城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展览馆。馆中陈列着“东风二甲”型导弹、我国第一颗机载原子弹、第一颗机载氢弹在内的等几百件珍贵实物、模型及仪器设备。纪念馆还通过详实的文字、图片资料和部分场景复原的手法,再现了原子城基地建设以来的艰辛岁月。
讲解员带我们走进了这座庄严的圣殿,中国研制“两弹”的进程,将从序厅已退役的东风2号甲导弹实体开始延伸,环形主展厅依次递进为——原子知识序厅、第一展厅——历史抉择、第二展厅——艰苦创业、第三展厅——勇攀高峰、第四展厅——东方巨响、第五展厅——共和国不会忘记。通过讲解员的讲解,以及大量的图片文字介绍、大量的实物展示和生动的实景模拟和场景复原,都让221基地那段激情燃烧的尘封岁月,在我逐渐沸腾的热血中一一启封。
翻阅那段历史,难忘那些可亲可敬的为“两弹一星”研制成功作出贡献的人们:郭礼怀、朱光亚、邓稼先、钱三强、吴有训、王承书、张文裕、钱学森……他们有的放弃国外优厚条件,义无反顾回到祖国;有的隐姓埋名数十年,默默无闻在实验室辛勤工作;有的带着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夜以继日地运算测试,有的一家几代扎根边疆……凝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观看一段段珍贵的视频资料,内心的情感随之震撼:中国大西北昔日的荒凉景象。就连生存都是很难的。在苍茫荒凉、没有人烟的草原上,没有电没有饮用水,远远望去,可见雪山的峰顶在太阳光下泛着白,风大得让你喘不过气来。核基地建设者怎样度过了那段艰苦的日子,克服了多少困难?茫茫大草原隐藏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为了民族的自尊,为了祖国的兴旺,为了国防的强大,一代英雄无私奉献,前仆后继,用忠诚与智慧、青春与热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使命壮歌。造就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造就了昔日原子城的辉煌!
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这里我也看到了当年的英才就是凭着那么一种爱国热情、那么一种奋斗精神。当年,我的祖国是那么“一穷二白”!看到第一展厅(历史抉择)陈列的部分图片,才体会到某些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威胁,如利剑般高悬在亿万中国人的头顶上时的那份重压。藐视与恐吓,更让中国人挺起了脊梁。没有理由不相信,凡是来到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人们,一定会深刻理解陈毅元帅当年说过的那句话:“中国人就是把裤子当了,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也将永远铭记张爱萍将军所说的:“再穷也要有一根打狗棍”!
1958年,留美归国的邓稼先博士接受了秘密研制原子弹的任务,从此开始隐姓埋名,担任中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工作。作为理论物理学家,邓稼先带领核武器研究院的理论设计部,在没有任何理论借鉴和技术资料的困境下,经过艰苦奋战,成功地实现了“零”的突破,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提供了理论设计,做出了重大贡献。 公元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的军事科技实力,改变了世界政治军事力量对比,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邓稼先功不可没。紧接着,邓稼先又组织领导了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理论设计工作。公元1967年6月17日,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震惊了世界。随后,邓稼先又为研制中子弹和核武器小型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9年5月,在当年的核武器研制基地建成了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总占地面积12.2公顷,项目总投资8248万元。该纪念馆是全国惟一全面、系统介绍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和核工业创建与发展历程、原子城特殊历史与辉煌成就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也是集宣传教育、开发研究、收藏展示、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旅游景区,2009年5月26日免费对外开放。
在深情的缅怀、追忆中思索,用建筑的语言解析震撼的往事,让基地的每一片砖、每一堵墙、每一座雕塑,都赋有生命的力量,激活那个时代的足音,也奏响当今时代的旋律。时间在随着车窗外的风景飞逝。回西宁的路上,几个小时的车程,我的脑海中一直萦绕着纪念馆的画面。五十多年前,不知邓稼先院士他们到这里时是怎样的心情和情怀?28年的风风雨雨,28年的激情岁月,他们在青海的那个渺无人烟的大草原,大漠孤烟,经受了多少苦难?而我们今天这一代常常抱怨工作太累,待遇太低,对比邓稼先他们你会羞愧难当。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沿着他们走过的路,去追寻他们的足迹。我的心情是从未有过的沉重,看着那些陈列的实物和老照片,极具视觉冲击和心灵的震撼,我的眼泪一次次夺眶而出。
回头再看一眼吧,我深深的向纪念馆鞠上一躬。这里留下了我深沉的足迹和感动的泪水。我参观过不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也讲过不少爱国主义的课,但是从未有过像今天这样撼人心魄,这样刻骨铭心,这样终身难忘!
2019年5月29日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