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盛夏作别和秋风相拥
文/耿国新
暑气渐敛,清秋将至,
韶华易逝,岁月无痕。
处暑,是夏终章,
也是新一季美好的开场。
处暑传统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 —处暑天还暑 好似秋老虎
处暑时节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时至处暑,已到了高温酷热天气“三暑”之“末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
伏天消·暑将尽
处暑,意即“出暑”,高温将逐渐退场。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这期间天气虽仍热,但已是呈下降趋势。暑热消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不是暑气下降马上就凉爽了,真正开始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之后。
处暑好似秋老虎
处暑,有人说:“处暑降温”。但在南方这仿佛是个笑话,俗话说:“处暑处暑,热死老鼠”。夏天会“回光返照”,一只秋老虎跑到人间。民间有句谚语:“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处暑时节分三候
处暑三候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如“五谷丰登”。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出伏已处暑节气可以用“一出一入”来理解。“一出”是出伏,“一入”是入秋。对于苦于酷暑的人们来说,立秋节气给人以希望,给人以精神的寄托,但是“秋老虎”依然咄咄逼人,一点也不让人好受。直到处暑节气,才真正送来了第一份完整的清凉。
秋风起胃口大开
养元要吃好的
汪曾祺说:“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吃的。”吃好了,身体才有元气,但美味的食物太多,此时吃什么东西,才最养元气呢?世间的食物,没有一个标准,养元也没有必须吃什么,适合自己的就可以视为“珍品”。
秋风一起胃口开养生气顺心和
处暑之后,秋老虎还没有回山,偶尔还会出来搞事情,防不胜防。面对这只秋老虎,我们更要把每天要吃的都吃美了,把每天的气息都理顺了,把心安定好了,万事万物自然随风开,随雨落。
处暑来临,秋风渐起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处暑。
它的名字既不像谷雨、白露那样灵动,又不如立夏、立秋那么鲜明。往往,一不留神就过了。但暑云散去,凉风起,天地肃穆,五谷丰登,又是这个节气带回人间的礼物!
处暑来了,带来了久违的凉爽。秋天,也是诗人们最爱吟咏的季节,凉风有信,秋月无边。最美的处暑,还是藏在古诗词里。
处暑来了,带来了久违的凉爽。
正所谓,凉风有信,秋月无边,最美的处暑,还是在诗词里。
熬过了酷暑难耐的高温天,终于迎来了暑气消散、凉风吹拂的处暑节,池塘里秋意渐浓,荷花多半凋谢,结出了青青莲蓬。不觉时光匆匆,一年已去了一半,诗人感慨光阴如梭,韶华易逝。南宋诗人陆游在门前纳凉,享受这新凉的美好,写道:
四时俱可喜,
最好新秋时。
柴门傍野水,
邻叟闲相期。
《闲适》
四时八节皆有可喜之处,而诗人最喜欢的,还是新秋之际这一浪浪吹拂的清风。柴门前紧靠着一弯潺潺的流水,老邻居们摇着蒲扇,相互邀约,坐在小河边唠嗑,这样闲散的日子多么快乐啊!南宋诗人苏泂更是爱着清凉透身的缕缕秋风,写道:
处暑无三日,
新凉直万金。
《长江二首.其一》
直言这秋风新凉其价可值万金。元代文学家、人称“山村先生”的仇远体会更深,他说:
疾风驱急雨,
残暑扫除空。
《处暑后风雨》
处暑新秋,瓜果流翠,稻谷飘香,正是江南江北丰收季。这时节,菜园里的瓜瓜豆豆长势喜人,摘了顶花嫩黄瓜、丝瓜儿,摘了清鲜白嫩的葫芦、瓠子,还有南园里黄澄澄的老南瓜,采摘回家,做成菜豆饭、南瓜汤,尝尝秋滋味。南宋诗人陆游最爱吃这些时令菜,他尝新尝得忒惬意,在《种菜》中写道:“白苣黄瓜上市稀,盘中顿觉有光辉。”莴苣黄瓜颜色美艳,盛在白瓷盘中更显精神。小菜小瓠瓜他更爱品,写诗赞道:
苜蓿堆盘莫笑贫,
家园瓜瓠渐轮囷。
但令烂熟如蒸鸭,
不著盐醯也自珍。
《书怀》
农田里的秋庄稼渐渐成熟了,秋虫在枝叶间低吟浅唱。诗人斟满酒杯,望着秋色,品着美酒,弹着琴弦,这是多么快乐的日子啊!南宋初诗人吕本中在处暑节气,盼望着丰收年景,他在《处暑》一诗中祝曰:
寥寥秋尚远,
杳杳夜光长。
尚可留连否,
年丰粳稻香。
《处暑》
暑热渐退,一叶风凉,满目秋色,正是好山好水闲游时。处暑倏来,秋光初现,清凉舒惬,正适宜人们休闲娱乐。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新秋》诗中云:
西风飘一叶,庭前飒已凉。
风池明月水,衰莲白露房。
其奈江南夜,绵绵自此长。
处暑时节丹桂香,清风送爽烦恼忘。高温散去心欢畅,细雨滋润润心房。祝福送到快乐漾,幸福生活多绵长。祝处暑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