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当代作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发挥研创会的集体智慧?

[复制链接]

13

精华

582

主题

1576

帖子

首席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17:4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闻鸡起舞 于 2024-5-17 17:45 编辑


                                                                                 如何发挥研创会的集体智慧?


       我们之所以不叫研究会是因为理论不能指导实践,也不叫创新会是因为我们的继承都还没有打下深厚的底子。
     华阴地区的民间文化资源都有哪些?我们擅长的大体是哪些方面?我们都有哪些资源优势?向哪方面发力更能做出成绩?这些问题不摆到桌面上来,说一堆都是糨子。
     华阴古时作为汉代的皇家园林植被茂密,人口一度很稀少,华山更是山石崚磳,野兽出没少有人迹。那时所谓的周文王讨伐殷纣王大胜而在横阵举办凯旋大会行祭祀之礼也算有些谱,毕竟当时的玉泉院下还是水泄八荒的。
      秦时设邑,汉时设县,晋时有了官道作为通衢之地,真正有了规模大概都要到宋代才比较的繁华开来。潼关设边关,华阴多军垦兵士,人口逐渐增多起来。而明以后从湖北过来的艺人擅长说曲弹唱,结合华阴地区的郑声就产生了迷胡曲子。而诞生在泉店的老腔其实就是拉坡的船工号子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山野音乐。
       因为要去长安,经过华山。名人雅士为止驻足留下了非常多的赞美西岳的诗词,而真正登临的不多,因为要赶科举或者去求官。而就便登上的诸如韩愈和寇准之类,也大都是写了登山的恐惧和登临之后的感受,具体写山本身的诗词的确不算多也。
        时过境迁,百态人生独善其身者不在少数。而今索道横架云端,华山以无登临不胜力的顾虑,然山上人文景观鲜有亮点,多是官吏和骚客的只言片语。只是留下类似“到此一游”的印记罢了。难道就没有人能将山上的景点一景一篇的表述出来,当做华山的导游软文昭示后人吗?总比让人们登了山让人遗憾的说:纯粹就是看石头去了。
华山脚下红岩村近代出了一位鸿儒孟均夫,行“乐育”办教育,鞭策后世子弟要睁眼看世界,不当夜郎自大的小国寡民。而后出现了一个不时之人才,唤作孟岩,自小就承家学,悟透音韵,有志向。寄生县文化馆捉刀暗刻岁月,指向西岳仙掌,望南山唏嘘,观魏长城心恸摹画,耳边长响古人战车横市,山民苦难奔走穿梭只为糊口偷生。期年有成,著有《华山百銘》一百一十余首,凡风景名胜之地皆撰书两首诗词。围绕魏长城遗址日思夜寐撰写出三十余首怀古凭吊诗词,被专家学者誉为填补了魏长城遗址无诗词论述的空白。此为华阴一大才子!可邀请作为客座嘉宾为本地文化出谋划策。
      华阴本地人在明朝中期一场大地震中几乎灭绝了。而后明政府从山西和山东以及江苏迁移了很多的人丁,致使本地吃食很是丰富,加之是交通要道,客商的口条都厉害的很,当地的饭菜自然在调和方面就更加的注重甜咸双备,味道上精益求精。
       为了客商沿途有饭吃有店住,茶肆客店到时遍地开花,可要有些上档次的酒家就不咋够有分量的啦,毕竟本地财大气粗的不多,就便有也不会在这个通衢之地设宅置地,一旦遇到兵灾就不可收拾了。置业也多到北五县,那边地也便宜,土质也肥厚。
       吃上边没有多少说的,要说特色就是红薯凉粉和大刀面了。
       再说住房都是一溜一溜的单脊厦子,流水就溜在自家院子里。靠近山脚的为了能晾晒粮食豆类,还是有些平顶的设计,用的是什么材料的具体说不上来,据说用桐油油过的高粱杆簸箕是很坚实和不渗水的。院子小都要在小院打一口水井,一来用起来方便,二来盖房需要大量的水。过去是打胡基要用水活土,后来是用砖,瓦都得和泥和湿了好挂水泥。而后是大集体,大队在巷道居中位置打一口深井,方面群众打水。其实家里有井最好,可以存放夏天不好储藏的食品和增加瓜的口感。
        论说华阴的男娃和女娃也是有别于北五县的,男娃心思活泛,向往周边的大城市。女娃翘倩,口馋心思多,没有北五县女娃的朴实,但也是巧心思用在过日子上的。虽说“梁秋燕”的原型是华县一位农村女娃子,可太多的巧女子华阴这边只多不少。
       迷胡戏里巧心思的典型女性举不胜数:李亚仙的果敢有主见,柳迎春的苦口婆心,五更鸟里的少女向往美好二人世界的渴望,陈杏元和番的民族大义……
       山下除了能听迷胡戏就是本世纪初因缘原生态音乐而被张艺谋和陈凯歌推到电影和戏曲舞台上的华阴老腔了。代表性人物有王振中老艺人和张喜民老腔艺术团,借由登上人艺舞台和狂接各大洲的演出,以“最古老的摇滚”闪瞎了年轻人和大都会人们的眼睛。也获得了极大的荣誉和抬升了地方政府的政绩。但其调式的悲怆和拉坡慢腔只能在有限的题材中哼唱,过于简单的弹奏也制约了它的结合是很难的。有些创编都因为其本身的厚重杂糅不了现代的政策文句,效果显得不伦不类,颇为违和。
作为一个仅有20多万人口的小县城(虽说于2009年撤县设市,也仍是县级市),华阴市总共8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山区还几乎占了一半。却拥有两个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保护项目老腔和华阴迷胡,即可见这方水土所蕴藏的民间文化的深厚性。在这块沃土之上,运用声腔来表达历史故事,百姓患难,忠孝劝善的百姓情感,通过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人物让百姓在戏里边感受到活着的存在感和被关怀,就愿意跟着唱跟着演一把,这样一来苦日子就不那么苦了。最有观众缘的演员自然就被群众爱到了拉进家门好好款待的地步,更有一些口头禅就是形容角儿受捧的程度。
       现如今班社大概有十几个叫的响名头的,其团长也就是近十来年唱到省电视台出过名留过脸的人,他(她)们坚持业余时间排戏,服务于基层群众和敬老院等地方,若有大奖赛就积极参加,争取获得比较好的名次。年龄都多在六十多岁之上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年轻人不咋对这个感兴趣,主要是唱的内容多是封建文化里的东西,激不起她们想学的内动力。流行歌曲相对就简单易学,没有那么多的已而讶依的拐弯调调。
        都是缺乏年轻人的吸引,这个行当自然就悬了。如今的群众基础虽在,是因为这帮子人还在,再过五十年你再看,时腔和拉花戏肯定就消失了,老腔也很大程度也消失了。迷胡有可能还有人唱,但100年后,大概能唱的就没剩下几个了。
       因此上讲什么发扬弘扬都是说大话哩。都进入电子时代和弦扮酷的音乐天空了,老年人爱听就让他们自弹自唱去,也别想有太多的增添创新,教育子女不是戏曲能完成的。我们成立的所谓地方戏活动中心也不过是起到联动交流的途径更为有可操作的可能,给大家提供更好的剧本也是呼唤有精力的新锐们能够将迷胡故事更加丰富一些,仅此而已。让这些叔叔阿姨们快乐在自家爱了一辈子的兴趣里走向生命的终点,没有任何遗憾,身边有这么多人的关怀和留心,这就很好了不是!
       下边再说一说华阴地方文化收藏。华阴地界要数有名的就是西岳华山了,围绕着华山形成的神话传说,碑石文化,镌刻在不同材质上的华山诸峰形象的文创产品,名人来往的手札和贺信明信片,登山的门票导游图以及各种册页宣传的物件,当地的群众生活用品伴随时光匆遽也有一些人收在一块作为民间生活变迁的见证。要说还算值点钱的据说在五方村有一户保存了好些明代皮影的原件的有心藏家,可因为保存不善也大概没有太多的价值了,展示起来都比较的麻烦,毕竟老皮子窝了很难处理平整的。据说一直放在粪笼里防潮,可窝的不像样子了。近些年炒了一阵子的“华山奇石”,更多是通过纹路以及呈现的白色部分臆想的图案,经不起推敲和具备太多的人文价值。
       书画家的创作形成了所谓的华山派的几位代表人物大都作古了。能将华山画活的画家很少,陈默老画师算一个,他一度盯着面前的山会一整天的看,去体会云蒸霞蔚的山景,一座山是有个性和有脾气的。字相对飘逸的也有几位:王中亮(过世),袁弘毅(过世),迪高亮,张跃峰等。人物画有褚振扬(已过世多年),陈默,庾鸿兴(主攻鸡)。画竹的竹痴斋主左文潮也已过世了。尚有提升到一定高度的王开印老师算是华阴画坛的领军人物了。别的要么偏大,要么技法已成定式。
        民间民俗这一块其实还是有不少有心人的。首推收购了大量土布、门帘画、针织品、瓦当、陶器等的民间搜藏家宋容君先生,他为此花费的精力和资金不菲。为了一副刻有华山全景的枣木版雕刻,不辞辛苦跑十次大荔,最后以7000元才带回来,当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钱还是比较值钱的。秦砖汉瓦,铜钱玉器杂件,银锭,金砖,文玩,邮票等,甚至小人书,火花,香烟盒,老信封等,老纸,老字画……,因涉猎太多到了最后只得减少了很多的爱好。而对风水和看事较为擅长的要数东山底的曹云祥老先生,师从看事高人黑先生,熟研八卦符录,经历了太多的人间奇事,练就了处变不惊参悟世相的本领。他说道破天机损自寿,而后他多从描摹物象的书法中开释自己。
        西乡出奇人。姚田村有个叫王新友的人,自幼身患脊椎弯曲病导致一米七的个子只能躬身挪步,迫使他只好在学识上用功,练就了于体书法拿到了省书法协会的会员证。还曾担任着小学的校长,领着大小孩子们认真读书做人。利用暑假空闲时间办过食品厂,合伙开过饭馆,从山上涧潭里跳下去采过风化石,拿回家做成假山鱼池,惹得周边群众齐来参观。还修瓦当,搞盆景,种奇花异木心得满满。为学生的前途村民的难处出主意帮忙跑前跑后,算得上是当地响当当的大善人。
        上营村人汪明利,查其祖辈当是明代官员落户于此,自视好文愠武,可为了脱离民籍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复员后分配到了黄金公司上班。闲暇之余结识了书法名家袁弘毅老师,几月指教后拜了师,从此经由点破书中要义进步很快。再喜欢唱迷胡,后开了抖音直播胆量练出来了,经常和山西戏友乃至专业演员活动交流,对其提升唱功助力很大。他最大的一笔订单就是为山西的一位老红军书写的一副六尺对开作品,老英雄敬佩你后生可畏,愿洒疆场捍卫国土,花了3000元买他一副字,他感激之余再奉送了一个斗方。他让村花的夫人去邮电局取了汇款,足足地高兴了不少天,爱人从此也不在乎他花钱练字了。兴乐坊还有一位编剧的老师名叫段万选,根据政策需要现编现代剧,荣获陕西省戏剧创作二等奖,也能唱不少的迷胡段子,成立了兴乐坊剧社,当地很有名气。
          为华阴赢得声誉的老腔有着古老的历史,泉店张家是老腔曲调豢养的源流,民国名家张全生是其代表人物。而后辈中的张喜民也好,王振中也好,依托电影和《白鹿原》话剧将苍凉发自远古先民的呐喊体现出银屏和舞台之上,震撼了被时代热风熏得昏沉沉的流行乐坛。也让摇滚小子们开启了正视民族精神的视角。而相对婉约的华阴地区的碗碗腔,自然归档在了时腔的界定之下,相比较于韩城的遏工腔和西府的阿宫腔,小曲之下的民俗风情更为生动和浓郁。其代表当代传承人赵存智成立的兴庆班就像一簇不熄的篝火维系着不朽的声腔,跟华州的碗碗腔艺人们一道托举着民族故事的演唱调式,作为影子戏的后台音效发挥着独具魅力的表演舞台效果。看一次,热泪流下来一回。
       而在剧本的传承上,自有倾情于传统戏曲的杨伯丞(曾任省政府秘书长)(北社人氏)改编的秦腔《伯牙奉琴》,东光的老鸿儒潘渊改编的剧目多达七八本,一种有《白马观》、《浔江大案》,五方出了个赵子毅,呕心沥血新编的《王鼎赶考》,赵平业余剧团保留的传统剧本能唱全的已经不多了,比较有名的《鞭打芦花》。
         遗址凭吊的地点已不是很多。魏长城遗址可算一个,算是中华大地上相对还能看到的建筑遗迹(孟岩说),西汉京师粮仓只剩下一块石碑;王宽父子丞相墓因建设高铁以备后代迁走,而曾经的还牛堡早已不见踪影了。据说三国时蔡文姬之前婿董四领旨去西域接迎回汉的蔡文姬,途径华阴地界遭遇山兽长啸下跌于马下,只得找当地医馆疗伤停了脚步。至于清代有好编之蒲松龄,取笑华阴县令谄媚朝廷皇帝小儿斗蛐蛐,百姓不堪其苦的故事,也足见当时的华阴地界也真的属于山恶水恶人更恶的是非之地。
        横阵遗址已不可考,东宫是指杨丽华,不是杨贵妃。五方杨氏宗亲墓群也没有啥的价值,据说早就被各地的盗墓贼伙同当地的杨氏后代盗的没有啥啥的了。本身身处兵灾要冲之地界,胡子,土匪毫无敬畏之心,洗劫不断,民心如死灰久矣。
         西岳庙若是人文景点多的话,也不会借给“故宫国画摹本展览”来增加游客量。玉泉院除了回廊稍有情致之外,可看可驻足的地方皆因不够醒目而导致游客看不见就过去了。唯一可直观的“玉泉院”匾額三个字是郭沫若的真迹,而原作早已不知了去向。
      近些年华阴着力打造山水华阴,宜居养生之佳处,令山乡为之大变,垃圾不见踪影,道路拓宽、两侧花木路灯闪耀,一河两岸和千亩莲塘,北边人工湖初具规模,五馆一中心成为市民放松健身的好去处。早上公园跳舞,打乒乓球,耍猴玩鞭子的,回廊里小班社老人晨练演唱久久相传的迷胡秦声。几次省电视台的擂台赛也让全省人民知道了东路迷胡在华阴,华阴唱将人才涌现形势大好。文化馆一年一次秦腔、迷胡大赛将群众唱戏的热情保持着良好的势头之上。民间文化市场也逐渐地走向了大的舞台,如何形成拳头集团发力,就成了华阴有识之士今后一段时期要谋划的大战略,让人才充分发挥特长,汲取各地好的营销手段,加强合作实现互助共赢的目的,路虽长唯有勉力而推动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从来没记得你是谁的真主,姜文说:未来不可限量。只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精华

388

主题

1万

帖子

管理员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沙发
发表于 2024-5-17 23:12: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如果你是马,这里就是草原
当代作家网1群:472487178   当代作家网2群:345916344   
当代作家网3群:298544556   当代作家网收藏群:307688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精华

111

主题

1703

帖子

版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板凳
发表于 2024-5-18 09:44:30 | 只看该作者
如何形成拳头集团发力,就成了华阴有识之士今后一段时期要谋划的大战略,让人才充分发挥特长,汲取各地好的营销手段,加强合作实现互助共赢的目的,路虽长唯有勉力而推动之。
彻头彻尾的文学爱好者,疯狂自我的文字组合人,在象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dzja.com ( 沪ICP备14013917号-6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