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当代作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8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生江路》第二部 离岸之舟 第五章 第一节 文化馆里的故事

[复制链接]

13

精华

601

主题

1598

帖子

首席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14:4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闻鸡起舞 于 2018-11-28 10:39 编辑
[qq]
文化馆里的故事
      地处步行街中段,有一条东北走向来去的主干道,唤做步行街,街道两边整治成仿古建筑,因为多为端南端北方向,和街道形成错落关系,被百姓戏称之为“歪门邪道”。二千年初整治工作展开,拿文化馆先开刀,大铲车先扒前门瓦房,可是因为资金不能到位,停停建建周边居民楼都改造差不多了,文化馆还是没有盖好。两三年后才彻底草草通过了验收。单位属于全额拨款财政支付,事情不多。有办法的人就借机通过关系从破产企业过度过来,上不了几年班就回家带孩子去了。而正式毕业的大学生多年来调进来的屈指可数,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团队的效能提不起来,创作力量尤其短缺。小地方的文化也没啥搞的,想出些精品获个奖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最起码要有奖惩机制和必要的投入吧,没有,就看你想不想出名了。局里领导有想法,那年赶上国家大搞原生态艺术门类,通过一番论证,推出了华阴的老腔团队走向外边世界,获得了一定的声誉。改变原有老腔躲在皮影帐子后边的旧格局,走上前台演绎陈忠实老师和路树军老师的激昂悲壮的歌,与浑厚的老腔共鸣了,上了人艺舞台,上了09年农民春晚,再去外国演出,这下就轰动了三秦大地乃至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老腔,跟着也知道了华阴是老腔发源地,也知道了华山脚下有个双泉村。唱的最好的二个人:一个叫张喜民,一个叫王振中(白毛)。党安华本来也是文化馆出去的,到了县迷胡剧团唱迷胡,一辈子也没混出了大名堂,这下在央视一亮相,成了表演艺术家了。他想都不敢想到了晚年辉煌了。
       别的地方都是非遗交由文化馆去布置调查申报的,就华阴这个地方怪。文广局就专门成立了个业务股,凡是上边给政策支持的都大包  大揽,实在完成不了的才叫文化馆给动动社会力量,分钱的事局里拿大头,文化馆是熬活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搞过一次比较有规模的文化资源整理工程,各地馆所根据上级要求做了系统的搜集和整理,出了一一系列的当地的文化丛书。比如《华阴戏曲音乐集成》、《华阴民间故事集成》、《华阴民俗文化集成》,馆里的老同志都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心血和汗水。有郭守义老先生、陈自豪老先生、王中亮老师、贠自树老师、万高稳老师、褚振阳老先生等,他们或精于书画,或擅长故事和剧本创作。可惜的是这些出了书花了钱的资料(几百本总有)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最后都被当做废纸给处理掉了。
       上辈人里有很多都是算当朝不被重用的主儿,或者有些历史冤屈寄身于此的,谈情怀也还算有,但真拿自己写作或者绘画养家的动力已经不存在了。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混工资等死,有些消极和养成一些不良嗜好度日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用向省上争取的三万元房屋建设费花的可是精打细算,没有超支还剩下一点改善了几天大家的伙食。到现在房屋大结构还很不错,上下一共16间房,漏的地方不多。只是因为没人住了才因为得不到修缮,个别房子有点问题。
       想要我大书特书的一位老先生是当时的一位副馆长,他叫杨红昌。老人解放前就是地下党,为了革命工作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三次都差点失去了性命。婚姻也很坎坷,有失散而另娶的,也有因为他的复杂历史怕受牵连和他分手的,也有图财未果、趣味不投的,先后跟过他的女人六七个,之后总算有一个脑子有些智障的女人跟定了他,主要是女人要求他把三个儿子管了。其中在七十年代初,他为了洗清诬陷之罪上书文革领导小组,给江青写过信。他的养子十几次上访到渭南县民政部门,形同要饭之人。1978年终于平反昭雪,恢复了工作,但降级处理少了不少钱,他也知足了。江路因为一次授领导相托,把过年慰问老离休干部的一套搪瓷盖的铁锅送到老人家去才与杨老相识的。那是的他眼神就已经不行了,患着那种白内障,医生说眼底不太好,做了手术效果也不会很理想,关键是那是的药费手术费报起来没人替他跑这些事。他也觉得自己活得够大了,没有必要给国家添麻烦,就凑合着过吧。我们都不能理解这些老革命的心胸。他们一辈子不向组织伸手,组织里有人误会了他,他没有怀疑过共产党的伟大和正确。
        江路以后就每个月送工资见一次面,老人感觉这个小伙很有爱心和耐心,慢慢的将他的复杂人生讲一些给江路听。江路觉得老人的细想觉悟非同寻常,也感到他们在晚年的时候,年轻人走进他们聆听教诲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他们愿意把他们一生的得失和感悟毫不保留的分享给你,令你增加知识阅历增强人生定力,就仿佛那些武侠小说里的情节,老前辈将毕生功力发功在你的身体里,让你功力大增。很遗憾,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和老人们在一块待哪怕是一个上午。
        另一个算是文坛华阴三杰之一的王中亮老师。此人诗书画三样齐备,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古派知识分子。先父曾是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县书记,自然文革免不了受牵连,上山砍柴下放锻炼,荒废了青年时光不能为人民做什么。直到改革开放摘了帽子才再次教书育人,八十年代后期文化馆找社会上有写作能力的人充实单位写作队伍,他才调进了文化馆。来了以后发挥写作和书法绘画特长,参与了县上的大型画展书展以及撤县设市芯子后背墙的美工工作。经常为领导代笔写口号式书法作品,也常代领导书写关于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发言稿,近些年出过《华阴迷胡》,个人诗歌集《河岳吟(赋)》,很多华山名胜处的楹联都是出自他的手书,勒石不少,对,出过《华山楹联》一小册子。因为他与人为善也自恃清高,给别人写东西不能拉下脸面谈钱,所以积蓄有限。直到后来才正式的将润笔费写于墙上。如今退休也有二十年光景,在盛世名门购买了一套大单元安身立命,儿子命薄50来岁就得病去世了,好在有个孙子接续家传靠装裱和刻定制皮影维持生活也算有所保障。二老都很大了,孙子,孙媳妇也算孝顺。有一个重孙子,不敢要二胎了。毕竟王老师年事已高,房子是贷款买的,用的还是老人的退休金,万一将来老人去世了,就没有这个钱了。
         文化馆说起来个个都是有故事的。年轻人一把子里边有两个想多写一写。
        一个叫宋容君,1968年生人,祖籍地是华阴南营村。现住在交通局家属院,又在金海湾买了有地下免费车库的一套大单元。他很小就因为父亲的爱好和华阴的书法界老先生热络的很,拜过袁弘毅老先生的门下,苦练过一段时期的行书,后来喜欢古董收藏,喜欢古籍善本,看的书多了去鉴赏自然不凡,手下写意的文人画笔意大胆,深得老者的赏爱,常喜欢画的题材是一对乌鸦,笔墨孤寂之气跃然而出。山水写意恣肆,手法空灵奇透。过去因为爱好过于广泛,致使金钱出尽无去,貌似有钱实则都成了东西。
后期害了一场大病,五脏六腑紊乱,调理了多年才体会了到了适合的重要性。
        另一个人才叫孟岩,1973年生人,家在华阴红岩村,该村是孟氏大族定居之地,家学渊源定有影响,虽是过继子却染文字熏陶,喜书古典诗词能做不刊之词。
      

       女生调入的五花八门。有人戏称不是官太太就是领导的亲戚家的女儿。侄女、外甥女或者儿媳妇,一个科班出身的都没有。文化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被戏称养老院,可见工作有多轻松。直到二千年以后才进来了延大和渭南师范学院美术系的女生,其中还有一个是华县渭华起义纪念馆的讲解员。那些从化工厂或者黄河厂倒了一下关系的大都年龄不小了,没几年就走掉了。
       江路的调动也是靠关系才得以进来的当然能写作能写材料也是一种本领但不一定就是让搞艺术的人看得起的那类人想要和他们打成一片还真的不是简单的吃喝就能解决的江路来了没几天就给人上了一课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从来没记得你是谁的真主,姜文说:未来不可限量。只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精华

429

主题

4289

帖子

论坛元老

Rank: 10Rank: 10Rank: 10

沙发
发表于 2018-11-7 18:04:18 | 只看该作者
江路遇到了新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精华

389

主题

1万

帖子

管理员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板凳
发表于 2018-11-7 22:14:24 | 只看该作者
文化馆里卧虎藏龙啊!
如果你是马,这里就是草原
当代作家网1群:472487178   当代作家网2群:345916344   
当代作家网3群:298544556   当代作家网收藏群:307688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精华

515

主题

4512

帖子

高级会员

Rank: 6Rank: 6

地板
发表于 2018-11-9 18:31:42 | 只看该作者
县一级的文化馆就是这个样子,真有才华的不被重用,而站着茅坑不拉屎的都是靠关系进来的垃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dzja.com ( 沪ICP备14013917号-6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