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闻鸡起舞 于 2018-12-10 09:52 编辑
时光运转,转眼到了1998年,县志办,应该叫市志办(1991年撤县设市华阴成为县级市)要搞一次比较有声势的地方志汇编,体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二十年本地的改革开放整体风貌变化。抽调各地基层文字功底比较扎实的人员接受任务,就本系统的二十年活动开展、机构变化等梳理出来搞一个大事年鉴。给江路分配的是文化馆和图书馆两个单位的情况汇总。这些都是江路不曾想到的,但既来之则安之。 江路还是一个人匹马单枪到市志办报道,接待他的是一名中年人,头发略有稀疏泛白、身板较弱的知识分子,姓蓝。蓝先生算是很有民国味儿一位老先生,其实年纪也就在五十五、六岁的样子。据说是上海知青在特殊年代避难于此,总要生活吧就先是在黄河厂宣传部门干了多年,因为稿件写的有章法,政治头脑也具备,就被市志办给延聘成了编外干部。发挥余热,省得退休(他55岁退的)没事情做郁闷。孩子都大了,老伴也整天和一帮退休大妈整天在广场上跳广场舞的。 蓝老师人很和蔼,对年轻人更多的是鼓励和鞭策。像大学里的讲师导师一样爱戴他的学生,给你讲了简单的一些编志上的要求,就让各自先找材料写个东西,由他看了再说存在的哪些问题。一周后集合,看到他已经将先前提供的单位情况给改了些错别字和调整了一些语法和词语先后顺序,对江路还是另眼相看的,因为江路的稿子里错别字很少,语言更偏向于文学与议论文之间的感觉。就对江路印象深刻,关键是江路的交稿速度是别的单位同志不能比的。他鼓励江路好好用功,将来会有大作为的,并拿出一些有些文献价值的参考书让这个年轻人没事的时候多翻翻,毕竟在一个地方文化部门工作,要充分了解这块土地上的风俗人物。文章写得好不好,阅读很重要,切记空洞无物的呻吟和自欺欺人的摆弄文字的瞎写。文字是很神圣的,文字从心出发才鲜活而有温度和力量。这些话虽说并不是蓝老师总结出来的,却是江路在蓝老师身上悟出来的,一辈子在文案上的人需要多大的耐心和韧性呢。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不唯上不瞒下只唯实,才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两千年人类文明清晰的呈现在后世人的眼前。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不走弯路,写正史的人真的了不起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