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5日,“2017苏富比(微博)春拍会”上,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以2.02亿元落槌。为什么一个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大碗那么贵?其实,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就有明朝的青花鱼藻纹大盘,是故宫博物院的旧藏。而且,南京市博物馆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因为太珍贵,被列入禁止出境的名单。
青花瓷究竟有多神秘?4月14日下午,现代快报·ZAKER南京走进南京市博物馆,对这里秘藏的青花瓷进行了直播探秘。
鱼藻纹寓意吉祥,是青花瓷上的常用图案
都说物以稀为贵,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这件明朝宣德年间的“碗王”,集鱼藻纹、刮棱、菱口于一身,可以说,相当罕见。
南京市博物馆馆长吴阗表示,博物馆收藏和民间收藏对文物价值的估量不同,不好做评价。
南京市博物馆馆藏的明嘉靖年间的青花鱼藻纹大盘,直径53厘米南京市博物馆馆藏的明嘉靖年间的青花鱼藻纹大盘,直径53厘米
不过,说起鱼藻纹,这是一种青花瓷上比较常用的图案。“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吴阗介绍,鱼藻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鱼纹泛指由鱼纹和其他相关纹样组合而成的纹饰,鱼与莲组成的画面,称为鱼莲纹或莲池游鱼纹;鱼与水草相配,则称鱼藻纹。其中的鱼多为鲭、鲢、鲤、鳜或鲭、鳇、鲤、鲫。由于鱼与“余”谐音,鱼也就成为民间象征富足、富余的吉祥物,因此鱼纹与蝙蝠纹、戟纹、磬纹、万字纹、盘长纹、钱纹等纹样组成“连年有余”“吉庆有余”“富贵有余”等吉祥纹饰。
“因为寓意吉祥,所以,历朝历代都比较喜欢用这种图案。”吴阗说。
这件鱼藻纹大盘来历不凡,是故宫旧藏在南京市博物馆,就秘藏着一件明朝嘉靖年间的青花鱼藻纹大盘。这件大盘直径达53厘米,非常壮观。
为让网友们看到这件大盘的真容,南京市博物馆特意从库房里把它调出来。只见4个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搬出一个锦盒,在展台上铺上垫子,多人合力,小心地把大盘放在垫子上。“离它远点,小心,不要太近。”现场工作人员提醒道。直播结束后,这件大盘很快又被收回了库房。
细细看去,大盘中心部位、大盘外,都是青花鱼藻纹。盘面中间有四条形态各异的鱼对称分布,胡须、鳞片、斑点都清晰可见,周围有水草;外部侧面同样是鱼与水草、莲花,栩栩如生,仿佛鱼戏莲叶间。
在大盘的口沿部位还有年号:大明嘉靖年制。“这件大盘来历不凡,是景德镇官窑烧制、在皇宫使用的,民间看不到。”吴阗说,这件大盘是上世纪70年代从北京故宫博物院调拨过来的,属故宫旧藏。
这是干啥用的?“裝水果太可惜,而且图案那么精美,应该是用于摆设观赏的。”
镇馆之宝“萧何月下追韩信”,从来只展出一面
在南京市博物馆最有名的,当属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了。它在展柜里,静静的。展柜外一米远,还拉着警戒线,观众想要欣赏这件梅瓶,得在1米开外。
这件梅瓶有多珍贵?吴阗对现代快报记者说,国家文物局曾发布一批名单,严禁部分文物出国,其中就有它。
在展厅中,观众可以看到着急的萧何坐在马上飞马扬鞭的场景。不过,看不见韩信。“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的题材,来自元杂剧。题材和鬼谷子下山青花罐一样,是用连环画的形式画的。”吴阗说。不过,这么多年来,尽管展出的次数很多,但每次展览,都只展一面,“观众一般只能看到萧何,韩信与艄公两个人物在侧面与背面。”吴阗说道。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临摹造假。
尽管直播中现代快报记者只能看到这只梅瓶的一面,但松树、竹叶、梅花、芭蕉、山石等背景茂密繁复,经画工们细心处理,画面主次分明,繁而不乱,布局精当,很有层次感。画面中萧何扬鞭策马,须髯迎风飘扬,坐骑正撒蹄狂奔,星夜兼程,颇具动感。
“这件梅瓶,是从将军山沐英墓中出土的。沐英是朱元璋养子,生前被封为西平侯,死后追封为黔宁昭靖王,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夏六月卒葬于江宁东善乡观音山(今将军山)南麓。”吴阗说,虽然出自明初墓中,但从各方面来看,应是元代景德镇出品。
解密
1
元青花为何稀少?
清朝之前,钴料要进口
“元青花非常稀少,据统计,全世界有元青花瓷不过三四百件。”吴阗说。而南京市博物馆12万多件文物中,有8件元青花。
为什么元青花那么稀少?吴阗对现代快报记者介绍说,尽管元青花在明清时得到了大发展,但因为原料受限,所以才造成这个现象。“一直到清朝,青花瓷用的苏麻离青料才用上国产的,之前都是进口的。”
吴阗介绍说,青花多是白底蓝釉或蓝底白釉,蓝白两色是其最大的特点。学界认为青花的雏形最早出现在唐朝,但到底是瓷器还是陶器,专家说法不一。可以确定的是,青花瓷烧制成功是在元代。
创烧成功后,青花瓷就开始出口外销了,这项工艺在明清时得到了巨大发展。在400多年前的元朝和明朝初期,青花瓷使用的钴料是从波斯进口的。这种进口钴料的核心成分是氧化钴,粉碎后调制而成。“进口钴料烧制的青花瓷有晕散,还有铁锈斑。”因为钴料太珍贵,所以元青花瓷中,都以白底居多。
2
怎样判断用途?
用高倍显微镜看划痕
直播中,吴阗还带着大家欣赏了一只永乐年间的青花缠枝莲纹碗,官窑出品。上面画着精美繁复的缠枝莲,“寓意连绵不绝,是当时非常流行的纹饰。”
在介绍青花鱼藻纹大盘时,吴阗曾分析说,它应该是陈设性的摆件;现在这只青花碗,从尺寸上看,和现在大家吃面时使用的碗差不多大。吴阗开玩笑地说:“现在我们很难想象用这样精美的东西来吃饭,但放在当时就说不定了。”
到底是吃饭用的还是观赏用的,吴阗卖了个关子,他介绍说,具体判断要依靠高倍显微镜。“在显微镜下可以看清上面的划痕,多的话说明使用痕迹较多,可以判定为实用型,反之就是陈设型的观赏器具。”
直播中,有观众向吴阗提问:能否给家里收藏的古董估个价?还有人提问:馆中的青花鱼藻纹大盘尺寸这么大,价值是不是要比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更高?他回答说:博物馆的工作是收藏保管研究人类及其活动的证据,所以理论上来讲,一切人类及其活动的证据都是博物馆关注的对象。“所以我们对文物和藏品的看法,和大众意义上的不太一样。文物的价值即便是经济上的,也不仅仅和尺寸有关,是从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烧造工艺、稀缺程度、独特性等各个方面综合评定的。”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