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闻鸡起舞 于 2018-12-11 10:06 编辑
华阴地方戏曲剧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东路迷胡,老腔属于异军突起的剧种。所以在1996年的夏季,在华山镇脚下的北肖村搭台搞了一次渭南地区戏曲展演,华阴唱主角的还是迷胡。 其他县的各有特色,比如大荔县的同州梆子,渭南县的阿宫腔,合阳的提线木偶,华县的皮影娃娃戏等。最广泛的秦腔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角色行当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计13门,又称"十三头网子",表演唱做并佳。辛亥革命后,西安成立了易俗社,专演秦腔,锐意改革,吸收京剧等剧种的营养,唱腔从高亢激昂而趋于柔和清丽,既保存原有风格,又融入新的格调。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衍变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带的称东路秦腔(即同州绑子,也叫老秦腔、东路梆子);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的称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流行于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汉中、沔县一带有汉调恍恍(实为南路秦腔,又叫汉调秦腔、桄桄戏);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中路秦腔(就是西安乱弹)。 其中的西路入川后成为梆子;东路在山西为晋剧,在河南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所以说秦腔可以算是京剧、豫剧、晋剧、河北梆子这些剧目的鼻祖。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影响,在语音、唱腔、音乐等方面,都稍有差别。近五十年来,东、西、南三路秦腔的发展趋于停滞,有被中路秦腔取而代之的趋势。 就在华山脚下,渭南地区所辖的(渭南市下辖:1个市辖区(临渭区)、2个县级市(韩城、华阴)、8个县(华县、 潼关、大荔、蒲城、澄城、白水、合阳、富平),254个乡镇(办事处),3236个行政村,总人口543.07万人(2008年末),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一区二市八县都派当地最强的班社来华山打擂台。文化馆组织搞好搭台接待工作,本市的代表剧种邀请了岳庙办的赵平剧团和桥营的木偶剧团上台亮相,展示了群众戏曲的基础和整体实力获得表演一、二等奖,文化馆获得组织奖赠锦旗一面。 这里交代一下赵平村的迷胡传承情况。现任团长雷建峰,当年才有39岁,个子不高热情大,村里的能耐人多。据他介绍,本村能拉能唱的不下八九十人,老本子一摞摞,传了七代人了。最有贡献的是雷志义老先生,肚里的戏最多,本村算是东路迷胡的老窝子。 桥营木偶更是绝活多,托举木偶达到了活灵活现的地步。曾经在渭南地区慰问演出,荣获金牌一面。现任团长郭翠领是老团长的女子,雷厉风行唱功了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