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泾河国画院华山创作基地成立大会暨艺术理论研讨座谈大会(纪要)
地点:华阴市馨月宾馆四楼(庾鸿兴创作室)时间:2024年8月17日
来宾:泾河国画院主要领导一行
主办方:华山创研会大部分成员
议程:主宾东西就坐,主持领导面南背北
主持人:泾河国画院执行院长 赵军航
主持词:我们来到华阴跟诸位老师和艺人们见面十分荣幸,也是考虑到这边的老师年龄偏大,就把成立大会设在了这里。看到了大厅做了精心布置,主人提供了尽可能的接待,安排的活动紧密扎实,我们也很感动和高兴。
华阴市人杰地灵,孕育了丰厚的华山文化资源,令人向往。我们作为泾河高岭区接受邀请,将秦腔和老腔文化结合起来,也算是一种积极地尝试。为此,我们泾河国画院将在华阴设立华山研创中心,加强两地文化学者和书画家的广泛交流,为我们关中地区的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一些贡献。
我把一行老师介绍一下:王朝平院长;高陵区文化局市场科高科长;原高陵区政协文史馆正副馆长;李理事;剪纸艺术家吴女士(老师)。(大家鼓掌)
下面由庾主任(也是主人)就咱们这次的合作做一个简单介绍。
庾鸿兴中心主任发言:
我们非常感谢高陵区泾河国画院莅临我们这里,将我们这里选为华山创作基地。我作为华山研创会的会长和同仁老师们欢迎你们的到来,并为我们送上了很好的思路和设想。我简单把我们的研创会给各位领导汇报一下:
华阴书画圈和民间机构联合办企业的尚不多且也没成多大气候,也让不少的有志之士倍感失望,尤其是在民间文化的挖掘和发展上难以形成拳头产品和竞争优势。怎样将人才和资源有效利用起来,推动当地的文化产品走上大市场,形成像老腔那样的名望和经济效应。我们这班人马在曹云翔老艺人的提倡下开始盘算,和摄影老师李明以及文化馆的办公室霍主任相商,聚拢一批有个性才华的民间艺术家和书画民俗戏曲界的有识之士,就想成立一个围绕华山文化,集诸多门类包括收藏、考据在内的文化学者在内的,一个民间的文化机构。也做了一些积极地探索和民间研究活动。我们起了名称就叫:华山民间文化研创会。可在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申报后却迟迟不给回复,说该名称太大了,需要认证和各种条件。于是,我们只好另辟蹊径,目的只要一个,要合法的开展工作,让艺术家的心血得到市场的认可,历史的嘉许。通过严江柯律师的介绍,认识了泾河国画院的赵军航院长,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才有了今天我们的成立大会。
今天,我们研创会来了一些同志,我就在座的简单介绍一下,完了以后让他们把简历弄好,集中起来。
下一个议程:
颁发聘书,20余名老师被泾河国画院聘为美术师,聘期5年。逐一上台跟院长合影留念。并及时补救,特聘7位同志为文化艺术顾问。
(赵)发言:我们作为文化人倍感五千年的厚重历史,感应前辈的经验总结,想要过一个更为有质量的人生,那就要通过政府的支持和鼓励,通过加入协会组织来为社会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一个单打独斗的文人,是活不出人间精彩的。
我牢记恩师的一句话:选人不看作品的技法,先看他做人咋样。
我感慨:优秀的大艺术家,都会把人情世故看的很淡也很重。对艺术的那份执著劲儿的时候,是不太喜欢人际交往的;而放下画板和稿纸,便会细心的与人打交道,与自然相亲近。他们能忍受艰难,也能从善如流,一个好品德会补益四方的。我祝愿在座的艺术家们紧扣时代脉搏,不断矫正自己的认识偏差,搞出更好的作品,那样就便自己不想青史留名也必将载入人类的文明史册。
我提个建议:大家彼此再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加深一下彼此的认识。
曹云翔老先生:今年虚度八十了,善使小剪剪万物,凭借此薄技为群众服务,换来名声和碎银几两。后拜师学玄学,看风水破人祸,结交了不少上层人士。
作品:剪出华山神话系列人物、四大名著人物、风俗画系列、四条屏系列等。
王新华老师:喜欢书画,擅张草(更喜欢于体),2015年入省书协,没啥出息,平素爱营造家园氛围,盆栽、鱼池假山、养花育树怡然自乐。
潘洲:58年,也58岁了。电机厂退休,热爱华山门票收藏,延及华山地域民俗收藏。也是华山奇石协会的副秘书长。
薛小芳:在华阴经营一家农副产品店,爱好戏曲,摄影及古玩。
严江柯:现担任敷水律师事务所所长,给很多单位如寺庙和村子小企业聘为法律顾问。也学书法搞些收藏都不入流,今后跟诸位老师多学习,希望不吝赐教。
王 渭:宣传部待过,记者身份。退居二线后喜欢摄影,摄影协会会员。
霍德礼:供职市文化馆,担任办公室主任。爱好文学和民间戏曲,和艺人们建立了很重的友谊。自身笔耕不辍,写有长篇小说三部,其中一部是科幻小说,刊登在《当代作家网》网站,被聘为高级编辑。
段万选: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著有《情系青山》荣获省戏剧剧本二等奖。
王宽仁:中国民家艺术家协会会员,喜爱地方曲剧(时腔、老腔、迷胡等音乐),工乐器月琴和马号。带团参加了全国各地演出,和大艺术家拍照不少。
宁解放:五方乡台峪口农民。老艺人,资历很深,擅长三弦和筛瓦子和弹唱。
宋开锁:南营村爱戏窝子出身,12岁跟上师傅走乡镇,;练就一身本事。嗓子到了以后学敲干鼓,年轻时把瓦子玩的有了名气。曾代表华阴参加民间器乐乐曲的表演,为华阴戏曲界赢得了荣誉。
席军峰:岳庙亭子村人,如今在妇幼保健站旁边来了一个《烙画经销部》,09年对烙画迷恋上了,一发不可收,如今技法和内容都大有突破。
赵卫江:72年人,西关村人。泥塑是我的爱好。但始终没有给我带来经济上的大收益,但我也不后悔。
陈默:自小爱画画,爱唱歌,一句话,爱玩,不爱学习。但对绘画尤其是西画上比较痴迷,感觉那种表现力几乎跟照片一样的震撼力,但到了晚年才更喜欢水墨山水的中国画的写意表现。一生追求作品的完美完善,就想怎样画出自己的意思,几乎就是沾着血在纸上涂抹。
王开印:生在华阴,长在蒲城。算是最后一届工农民大学生,曾在西安美院学习两年。司法局单位退休,画画纯属业余爱好了,但也是很喜欢研究画意的表达,也加入了省美协,但出息不大。就像赵院长说的那样,文化就没有固定答案,艺术又是相同的,专一自然可贵,多面手也让自己更自由些。
汪明利:上营人。上过老山前线,走过大型建筑工程担任架子工头。爱书法,拜名家为师;爱迷胡,得到雷开元老师的认可。省书协会员。
张高文:我是共和国同龄人,一生喜欢迷胡戏,爱唱高音扮女的。晚年荣幸被评为华阴迷胡传承人六人之一。我今天很高兴,也很激动。领导给我颁发了两个证书叫我诚惶诚恐,我祝愿在座的各位艺术家今后在广泛的学习中,多出精品,多创新,将我们的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考虑到地方条件限制,好些成员并未通知他们参会)
(赵)接下来,让泾河国画院的几位老师跟大家交流一下。
高科长:很高兴今天跟着泾河画院的几位领导来到这里,很荣幸见到了诸位老师。我是文旅局市场科的科长,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艺术作品怎样走向市场的问题。一种新的理念的产生肯定是源于时代变了,自己就得跟上时代的节奏。不能还想过去那样,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玩味着天地人间的空灵和无相,你的作品要反映时代的进步,表现出不同于任何时代的一种新的形象和新的气质。还要和市场尽可能的接轨,就比如经营农副产品的平台,墙上装饰些艺术气息很浓的皮影、烙画、剪纸,只要特别有生活情趣和艺术表现力,自然对销售都是有帮助的。
蔡老:我已经多年不出去过了。赵院长再三邀请,周院长陪同,那就转一下吧。来了以后感觉很好,也让人眼前一亮,心中泛起波澜。这华阴的确身处西岳脚下,能人巧匠不乏其人,可谓藏龙卧虎之地。我也没啥拿的,就带了些书画和理论几本书刊,再是自己也写字,特地给这次活动写了几幅字,不成敬意。
(赵)华阴知名画家陈默老师也赠给我们五人每人一本画册,也算是相互的交流了。大家就算认识了,今后多来多去,也是很惬意的一件事。
张老寄语:大家好好干,眼界放宽些,要学大师的风范。
同行的还有惠女士也将她的剪纸作品分享给曹老,曹老答应下午去他家再说回赠的事。气氛显得格外友好祥和。正式授权华山研创会成立。王朝平院长颁发证明书,站最当中央合影,大家鼓掌欢迎。
下边进入重要的一项内容:
赵院长签名,正式任命庾鸿兴先生担任华山创作中心主任,颁发正式聘书。
然后欣赏老腔表演:1,老腔组歌(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华阴老腔一声喊)2,老腔清唱(老祖宗的东西不能忘)3,老腔伴奏(山丹丹开花)
最后,由曹老先生致答谢词:
我们自发成立的这个组织也经历了坎坷和考验,终于在江柯同志的努力下,另辟蹊径找来了源头活水,也使得我们的诸位艺术家顿时有了上进心,赋予了灵气。用你们的钥匙开了我们的心锁;用你们播下的种子让我们能够茁长地成长。我在多年的闯荡中也交接不少人,下一步想和华山旅游总公司商榷一下,尽快地找一块阵地,直接就与游客见面了。
最后统一到楼下门口,举办了揭牌仪式,集体留影。
(下午)一行参观了潘洲华山收藏基地和曹老的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