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林深数树 于 2018-4-19 13:51 编辑
新诗的方向:咏唱的诗和朗读的诗
文/林深数树
文学新人尘嚣(陈潇)和我讨论新诗。
说喜欢余秀华的诗。我说余秀华是我的朋友。于是我们谈的很投合。
我们还讨论过新诗的修改。我是强调构思,脉络,显豁和点题的。他赞同。也就很投机。
他又问我这首诗怎么理解。
《春天的信件》
谷冰
蚯蚓从黄土谣里转朱阁
它相信爱情
记得鹧鸪说过的
那句春词
它用古老的诗经修路
鸿雁如轻轨
微信的耳语
只说予听得懂的
山海经
——我说我不懂。他说也是。也就是我们很投缘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介绍自己的几首诗。来强调诗,包括新诗都要有乐感,要是能吟诵咏唱的精粹语言。
从诗经到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都是能吟诵咏唱的。怎么今天的诗就不能吟诵咏唱了呢?
我们都知道古诗都是能诵读能吟诵能咏唱的。声调,旋律,节奏,高潮,包括平仄、清浊和押什么韵,语音,或者叫声音形象,都是参与艺术表现的。
新文化提倡白话诗,尤其话剧的影响,说白代替歌唱了——于是后来的诗(说叫新诗)也就白了,只能朗读了。
从吟诵咏唱的诗,到朗读默读的诗,唱到白,是堕落的诗。不是外接文明,是自己的诗,自己的文明堕落。
退而求其次。好的诵读的诗也不错。
郭沫若的,徐志摩的,戴望舒的,闻一多的,余光中的,贺敬之的。苏俄那边马雅可夫斯基的影响也不错,比如张永枚的。
再后来提倡工农兵和下里巴人,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闻一多……也是多余的了。不过叫诗的不能颂还能读吧。
直到后来学习西方现代派,现代美学,现代哲学,不要传统不要乐感,变成朦胧,变成猜谜子,变成可看不可读。比如《网》一个字。……那我彻底无语了。即使有人站队,我自己单个一边,我也会坚持到底。大不了,我不是诗人。
诗不好读,诗情诗意不好读,不是诗人的错,是读者笨。可读诗的人要都是白痴;我看你写诗的也高明不到哪儿去。
因此说,诗还是要传统要乐感要咏唱。
说说五不要:不要太散文化,不要弄成佛偈,不要做短句哲学,不要装圣人做座右铭,不要意象组合又实又虚、裹筋还截断跳跃,云遮雾罩还离题万里。
林子自选新诗四首:我的花儿
一、我的题照
二、我的唱和
三、我的花儿
四、我的爱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