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肉与故乡情结
作者:耕月人
前天,家里来了几个武汉朋友,把收藏在冰箱许久的腊肉终于拿出来招待他们了,说实在话,真有点舍不得。
在我的家乡,冬日里制作腊肉是迎年的一桩大事,只要冬日一到,家家户户的凉台上、院子里就会悬挂起烟裹油浸的一串串腊肉。腊肉家家都做,年年都做。既可自奉,又可待客。“岁末伏腊”,是很普通的习俗。记得儿时,每逢春节前夕我家都要制做些腊肉,或者自己家杀年猪,或者上市场上购些鲜肉。制作腊肉的鲜肉以切成两三斤重的条块为最好,再按每市斤猪肉配置适量的食盐拌匀,然后放进木盆里或陶缸里腌上五六天后,当鲜红的瘦肉变成了暗红色时,便可挂于太阳底下或火炕上熏制了。那时你走在家乡的大街小巷,总会闻到从千家万户里飘逸出的腊肉馨香。
多少年来,吃腊肉成为我的家乡过年的传统。那时候,吃肉是太让人高兴的事。家里做腊肉时,我常常被妈妈派去买酱油,虽然姐妹弟弟闲着,但我一点意见都没有,想到晚饭将有肉吃,还会吞并几分钱的回手,谁还计较苦点闲点呢?因此,我们对腊肉的垂涎是情理之中的事。大人们也垂涎吧,只是不在我们面前流露出来罢了。
凡去过我故乡的人都知道那儿招待客人的拿手菜就是大块大块的腊肉。故乡的腊肉特别的香,当女主人下厨炒腊肉时,那浓浓的肉香便透过门窗钻进客厅里,沁进客人的肺腑,于是食欲也就来了。如果在腊肉里再佐以适量的蒜苗、油爆辣椒之类,再打上一壶老酒,围着火炉与友人对酌,那将其乐无穷。
在老家腊肉中,算是不错的。每当回老家,总是点名要吃的就是我故乡的腊肉。这几年春节我没有回故乡,故乡来人总是给我带一些,于是我就乐哈哈地。
还清楚地记得,讲制作腊肉,我们那街坊数我妈妈第一。过去,每年回去探望父母,妈妈总是都亲手熏好了腊肉,等着我这个远离故乡的孩儿过年来品尝。如今,再也吃不到妈妈制作的腊肉了。此时此刻,但我仿佛看见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艰难的弯着腰,亲手为我们准备腊肉的情景。妈做的腊肉真好吃。
2016.4.18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