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帖最后由 我是阿色 于 2017-5-15 16:12 编辑 
 ◇那就从后面开始吧
 
 一个诗人,跳不出自己,也就写不出什么好诗。诗人,应该为自己预设多种场景。这里的“后面”我们可以理解为“死后”或者“生命未曾来到的时刻”  或者,某一个事件,未发生之前的状态。即“真相“的背后。记得鲁迅还写过“我死后”。这类型的诗,我读过几首,找了半天,一个没有找到。没有旁例,只有凑合着看了。 这首诗最高明的地方就在于,诗人,是某种真相的参与者,“我蜷缩。虫子一样地艰难
 突然我感觉很累”
 
 找到了——贴于此。
 
 
 【逆旅】
 作者:胡查
 
 蛙鸣在夏夜响起
 它轻飘飘的灵魂在回荡
 蝌蚪顺着溪水游,绕过水草和石头
 将是更加陌生的地方
 
 亲爱的兄弟,这是我在为你倒叙
 从干瘪的墓穴
 讲到丰饶的原野。这是我的成长史
 同样隐隐约约的往事,一笔写不出
 两个名字
 
 
 2006.3.19
 时间简史
 作者:江非
 时间简史
 他十九岁死于一场疾病
 十八岁外出打工
 十七岁骑着自行车进过一趟城
 十六岁打谷场上看过一次,发生在深圳的电影
 十五岁面包吃到了是在一场梦中
 十四岁到十岁
 十岁至两岁,他倒退着忧伤地走着
 由少年变成了儿童
 到一岁那年,当他在我们镇的上河埠村出生
 他父亲就活了过来
 活在人民公社的食堂里
 走路的样子就像一个烧开水的临时工
 
 
 
 
 
 ——————————————哈 哈 ,留给我自己看也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