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钱币中,民国铜钱是年纪最小的“孔方兄”,也是我国最后铸造的一种方孔钱。铸造的年代距今虽然只有90多年,但目前在市场上却难得一见。主要原因有以下“四少”。
一是开铸的省份少。在清朝光绪年间(1875年至1908年),全国同时开铸“光绪通宝”的有31个局;而在民国初年(1912年至1914年),开铸“民国通宝”的只有云南东川、天津和福建三局,其他局均未开铸。
二是铸造的品种少。在清朝咸丰年间(1851年至1861年),铸造“咸丰通宝”、“咸丰重宝”、“咸丰元宝”铜钱上千个品种;而民国铜钱仅有6个品种,其中云南东川铸“民国通宝”当十铜钱和“民国通宝”小平钱两种;天津机制“民国通宝”一文钱一种;福建省铸“福建通宝”二文铜钱、“福建省造”二文铜钱和“闽省通用”二文铜钱三种。
三是铸造的数量少。在民国期间,由于民国铜元和银元的大量铸造以及纸币的大量印行,使铜钱在流通中几乎失去了作用,因此,云南东川、天津和福建三局铸造铜钱的时间都很短,数量非常有限。
四是传世少。在人们长期对铜钱不重视的情况下,已投入流通的民国铜钱散失严重,一些集币爱好者又未能注意收集、收藏,致使民国铜钱越来越紧俏,市场价格不断上升。
在民国铜钱中,福建省铸造的三种钱,钱体厚重、制作精良,尤其是以面文直读“福建通宝”、背文直读“二文省造”的一种,堪称民国铜钱中的佳品。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