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南川:序萧仲莲,赞萧仲莲
(原题:序 《用诗的爱装满自己》 )
文字/郑南川
编发前言
废话:歌颂太阳和真理的人未必自己是太阳和真理,贬抑孔孟、文明和传统的人更不会超越孔孟、文明和传统。
当长江黄河淹没了诸如郭沫若、舒舍予、周起应,甚至魏明伦,当新诗从朦胧月下躲到迷宫找出路,我读到了萧仲莲。
我读到了萧仲莲的清新,读到了萧仲莲就写她自己,读到了萧仲莲诗歌的传统,地气,文明气,中国作风中国气派。
这真是大喜过望的事。
当她托谷未黄把诗集交给我,我是太感激了。
(林深数树)
2010年的时候,我在新浪网开辟了自己的第一个诗歌博客《远山的南》,萧仲莲女士就是那个时候认识的。
博客是一个令人产生梦想的地方,诗友们在一起,因为几分浪漫,有了一个平台,很快在自我展示和美好感觉的氛围中,就成了朋友。在网络这个飘渺的世界里,发些诗稿,留言的多是赞美,不知其人,就凭感觉交往,萧女士也是其中之一,不过很快我对她的印象就变的真实了。她直言说,不知道该怎么介绍自己,就是一个农民,1949年10月1日生,湖北长阳人,自幼爱好文学(诗歌)。这样对自己定论,确实很直白,很简单,也说的很透了。我觉得有几分好奇,私下在想,看来萧女士就是一个喜欢诗的人,网上那么多的人在喜欢诗,那就是玩玩而已,萧仲莲可能也是。有了这种简单的想法,我也就不太在意她的诗歌作品了。
2013年我的双语诗集《一只鞋的偶然》在蒙特利尔出版,没想到她成了第一个询问的人,问我国内能买到吗。我说在国外刚出版,国内是买不到的。她说能送一本吗,说自己这样问不太好,一个乡下人,诗歌也写的不好,不知道是否乐意,还留了一句话,不送也没关系。说实话,当时手上的书并不多,真没想好送给谁,再说从加拿大寄书到中国也是挺贵的。不过萧女士的话让我有些感动,当即答应送她一本,尽快寄出。记得当时共寄到中国五本书,几周后都陆续收到,而萧女士一直没有拿到手,这事让我感到纳闷,心想可能是乡下的缘故,周期自然也会很长,还担心“审查”的因素。肖女士对这事很上心,问了几次,我甚至产生了极坏的情绪,担心她以为我没有寄书给她。后来她终于收到了书,很快在博客里写了一篇短文表达感激,还用诗歌的形式,写下了读诗感,她说,当收到诗集时想到的就是开心和感动。从那时起,我对萧女士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发现她并非是一个仅仅喜欢诗的人,也并非是一个喜欢做“诗粉”的人,她很看重诗歌本身,很关注诗歌和她生活的关系,诗歌其实是她的朋友,诗友的交流就像一种幸福。我也情不自禁地开始关注她的诗歌,在一起交流和相互鼓励。
我慢慢发现,萧仲莲的诗歌确实有很多的特别。很多人写诗是展示才华,很多人写诗是咏山水大地,很多人写诗没有身边只有远方,她的诗是写镇子和大院,写关于自己,自己的人生命运,自己身边的草木,天气,人情,世态。
我不太知道萧女士人生经历了怎样的坎坷,她没说过,她只说过自己是一个农民。在我与她相识的近十年间,中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作为一个五六十岁的农民,在这样一段两级大分化的时期,到底能做什么,她更做不了什么,这样一群几乎被世界遗忘的农民群体,他们该是沉默如灰了。可是有一个萧仲莲,她没有沉默,在勇敢地唤醒自己的生活的勇气,让自己成为一个精神的人,她没有抱怨国家,没有私愤社会,而在找回自己生活的意义,哪怕是带着几分的悲切,难过或者无助,但是她朝着阳光灿烂走去。她在一首《痴情》中写到:
妈妈留下的遗产/窗外的天柱山/高高的峰顶/疯长着珠宝和皇冠/悬崖峭壁凶险/谁与我作伴/此去无行人/只有双双冷眼/ 昨夜妈妈梦中来/扶窗惊叹/回来吧 孩子/虚尽终生太可怜/ 我要把一个爱字/写满山巅/让艰难人生/在宇宙金光闪闪/ 黄昏近/天色暗/每个脚印/都可踩断生命线/已听不见身后的呼唤/ 小草为一颗露水弯腰/人人心上有座山/妈妈 我已无家可归/争一捧净土好盖棺/
这里,她认同着命运的归属,与世人截然不同,但她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永恒的精神,叫做“爱”,这就是她想要的和想追求的,正如作家张兴海先生评述她的诗那样:“底层的生活之路,忧郁与思虑,这种主色调的形成,具有独特的沉郁美”。
因为热爱生命,在她的诗中,要么写对生活的质疑,要么写自己内心的独白,要么写爱情的美好,要么就是和故乡合唱,要么,就自己对诗说话,诗给予我勇气,让我拥抱生活------。
几年之后,她出版了一本《萧仲莲诗集》,这件事让我感到兴奋,倒不是仅仅为她出书而高兴,而是一种感动。在她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里,守着那铺满瓦片的小屋,在一个不属于正午阳光的岁月,一个弱小的女人,用诗歌的情怀把自己的生活和心情填满,这本诗集是她的爱,也是她的孩子,更是她精神的寄托。文友萧仲莲是风采的,她的风采在于勇敢地找到了自己,诗集是她生活的影子,陪伴着她一年又一年,一个天命之年农民的诗,跨在田埂小路上,呤诵着小草,看几只鸟儿飞过,荡着诗的情怀,萧女士没有孤独,把自己的生活从狭窄的小路上走到了前面的那条大道。
萧仲莲的诗歌开始在家乡百姓中流传,除了一些作家充分肯定了她的诗歌“纯粹,纯情和纯真”之外,更多的是文友们的赞赏,网上对她诗歌评论的文章三十来篇。博客上她设了一个“竹影梅魂”的友情栏目,一中学老师写了一篇读后感:《萧奶奶》,他的文章写的让人感动,我猜测他就是萧女士房前屋后的“小孩子家长”,他说,孩子们都总是往萧奶奶家跑,奶奶好,奶奶人善良,奶奶爱读书, 奶奶写诗歌个个夸奖,“萧奶奶”大名校院内外有名。萧女士曾经上山下乡,年轻时丧母,持家艰辛,没读什么书,还照顾着两个孩子,古稀之年出诗集,真不容易。大家都说,她的诗歌就像一个个生活中的小故事,不抽象,很容易产生共鸣,一位女诗友读完她的诗集后感概地说:“萧奶奶若能够继续做一枝黑夜里盛开的莲,在黑暗中独自坚守,默默点放,出淤泥不染,处黑夜不惊。无论脚下是怎么样的土地,她的芬芳会依旧高洁,如故。”2017年,省市县联合准备为她开一个“现场诗会”,多种原因没如愿。后来县里也准备再组织活动,萧女士拒绝了,她说想安静地写几首诗,虚名如烟。既然已有很多人关注,就证明了自己的高度,心满意足了。
这两年我很少写博客,偶然在微信上读到萧仲莲的诗歌。有一次她发来一首诗《一个好人》,读后才知道是她送给我的,后来还做成平台选登了。我没有说什么,萧女士是一个懂感情的人,想起每次她给我的留言,大多都是提醒和关心我的身体,还有那些鼓励的话,只能感恩在心。
前些天她留言给我,说,“我明年就七十了,身体越来越差,能写作的时间不多了,想再出一本诗集。昨夜突然想到你,我们交往多年,很随便,就是你拒绝我也不会尴尬。一小段就行,帮我把文字导入主题,不然就像一台晚会没有主持人,行吗?”我看了她的留言,真为她高兴,没有犹豫,就说,当然要写啊,你想我能不写吗,更何况认识多年了,我最看重的就是那些真挚的文友。我知道写《序》是一件不好做的事,可是面对萧仲莲女士的要求,我没有选择,是我的感恩,也是我的责任。
我祝贺她的第二本诗集出版。
最后,让我摘录一首她的诗结尾吧:
《纸上红尘》:梦里把满头白发/偎在你胸口/灵魂的新家/红墙碧瓦/ 你有多少人间夜话/等我用泪浇洒/于无声处/虚幻一朵花/ 灯前月下/陪万卷情书一哭/爱的挣扎/如水底落霞/
萧仲莲的诗歌情怀,是不死的浪漫,争艳的晚霞。
郑南川
2018年10月1日于蒙特利尔
作者简介:
郑南川,现居加拿大魁北克,加拿大华裔作家,加拿大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会长,中国汉学会加拿大学会会长,加拿大华文著作出版发行人。编辑出版过多部加拿大华文作家和个人作品集。
注(张兴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群众文艺创作中心艺朮指导,柳青文学奖获奖者: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重点项目资助作家,获西安市德艺双馨文艺家,骨干艺术家称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