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脚下的有心人
——记 华山民俗文化的积极收藏家潘洲先生
生在农家的小潘天分还是有的,一双卧蚕眉下的丹凤眼给人印象深刻,尤对世界万物充满着好奇心和捕捉意念。少年时期玩性浓,就爱拣些河里的顽石水中的鱼虾一玩就是多半天,属于妈妈满处寻的孩子,因为不按点吃饭,发育不太好,都到了十五、六个头还是长不高,自以为可能就别想高人一等了。
变化出现在十六岁上。已经上到高一的小潘洲被父亲叫去谈接班的事情,他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为此还躲在被窝里哭了一阵子。说起来也还算可以理解,他的父亲是电机厂建设大军扩招从甘肃九冶基建公司转进厂的,主要是搞厂房建设的,俗称掂瓦刀的。而他自觉身单力薄,这辈子怕是要毁在这样的职业上,姑娘也不会喜欢这样的职业的。实际上父亲是有所考虑的:主要是近期为了电机厂的招工潮尚未面前全国铺展开来,青工比较缺乏,厂里才开了这个口子,允许子女接班顶替;再是对青工做上岗前的培训已经开始,若错过了机会就不好再寻了;最后就是常年的劳作也有些腰膝劳损,可以以病为借口让儿子顶指标。病退时父亲才四十五。
从此,告别了昔日的校友同乡们,穿上了让人羡慕的机电厂的厂服,进入到了机器轰鸣的大环境当了一名电工,体验到了不一样的生活节奏。还在离家也不远,周末还是可以回来品尝母亲的可口饭菜的。
没有大修的任务就是元器件的组装,经过培训的青工正是生龙活虎的年龄,车间充满了干革命的豪情壮志。电机厂的师傅大都来自天南海北,不一样的语言和作风都让初出茅庐的小潘倍感新奇和新鲜感。相对本村本地的工人,从上海,北京来的知青更是不受厂里的纪律拘束,周末就到厂区外的峪道里纳暑乘凉、摘果子,领着交下的女朋友玩耍一天。更有胆大的掂起气枪和改造的单管猎枪去打兔子甚至后山上的野禽(野猪、喜鹊之类的山珍)採野菜,摸螃蟹挖野山药捉泥鳅之类的。那是一段难忘的岁月,无忧无乐,一想人生如此夫复何求呢,不读书也不那般难受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收藏的呢?应该是当时的年代形成的氛围加上他的喜欢劲头所使。笔者记忆中也因生活在铁路沿线,常常见同学们夹在本子课本里的糖纸是五彩斑斓的。他们说都是从过往火车的轨道上捡回来的,经过清水漂洗压平整的,有些还有浓郁的奶油香味,久久不散哩。而大的多的潘洲接触的外地青工和知青们都从家乡探亲回来带着不同牌子的香烟,自然烟盒就是他最初最在心的收藏了。另外就是火柴盒、罐头瓶上的宣传画以及出山路上游客丢弃的华山门票了。1982年偶然去到同学家转,看着人家齐整的俩大本邮票,山景人物栩栩如生,由此马上行动,回家就搜寻父亲收到的信上的邮票。
一个人的眼界真的不是读几本书或者听了几年文化课就能够开悟的,关键要有机会走出去。而这样的机会也 不是说来就有的,需要等待天时和本身的功力。
作为一名进厂比较早的青工的小潘,没过几年就成了带徒弟的师傅,不仅带了一批还带了不少批。进而走出了本地去到本厂外输的品种的安装维护开始了就地培训甚至产品出口到国外的,中方也得派技术员进行一定的专业辅导。就这样,眼界就不断的扩展开了,也积累了不少的见识和物质财富,但一颗搜藏的的心始终就没有断过,哪里去过了,总要带一点当地的徽记回来而不仅仅是照相。从他家里能够看到曾经去过的地儿文化特色小物件,比如小把件的灵璧石、雨花石,佛头树叶、善本书籍等,尤其是对古籍版本册页乃至文革期间的书简乃至油印资料都倍觉珍惜,而他从来就没有想着这些东西将来都能变成财富啥的。2016年终于不再干了,回到家乡拾掇好的新房,隔年女也嫁了,就开始了心无旁骛地捡起了河沟里的华山石来,不几年功夫就堆得小院子没地方摆了,为此都跑费了好几双鞋。
二十岁之后的潘洲因为作为电工常年行走,身子骨得到了锻炼,但身板已结实。到了结婚的年龄谈了一位陕北那边过来的姑娘,夫妻恩爱有加,同村的长辈还有心送上了嵌进去双方名姓的对联,顿让这对夫妇有荣语嫣。说起养膘的原因他呵呵地说,都是夫人坐月子时候,吃不下或者做的多的营养汤都让他负责报销所致。与其说是让夫人补,不若说是给他来个人大补三个月。
1995年以后,作为国企的电机厂遭受到了市场民营企业的冲击,因经营困难,加之退休人员的保障包袱过重,订单几乎没有,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就开始在外接安装电器的的活儿,可工资老拖欠也不是办法。同厂有同事说在广东好找工作,工资也高。本厂当时也顺应形势的需要,拿出了买点工龄自谋职业的政策。于是,1997年过完春节,经同事介绍去了南方的一家港资与上海港机合资生产注塑机的企业当电工。三年后开始做注塑安装和调试工作。同时承担了售后服务,跑遍了珠三角的各个乡镇、沿海各省,以及国外售后安装,操作培训。
见识在沿途的风光中获取,视野也在形迹的游转中获得了提升,也对家乡的风物有了更加热忱的情怀。一旦终于打盘不干荣归故里,便开始寻找那久违的历史遗物来了。
下手比较猛的是收集到了全套的华山门票,最早是1980年的一角钱门票,1954年的华山名胜指南。后边收集的还有的按年分的春夏秋冬设计的门票,需要找齐可真是需要打通各种关系甚至上网去采买的。而他最大的不同,我说的不同是他从不从商业价值上去考量收与不收,也从不痴望在某类东西据为己有才心安,讲究个眼缘和运气。
夫人对他的这样的收藏不置可否,也是觉得这样下去是有些占去了太多的空间和精力,心疼他的这种费力未必讨好谁的做派。比如因为有了旧东西的名气,那些告别这里的老人们家的儿女都把茶壶茶碗盘子旧物件都让他去归置,他就是腾出精力打包回来,连带一些不需要的也得搞出来再说。自然他请朋友吃饭都成了常规了,尤其是搞一些大的物件:柜子,大石头,粗树根等,没有朋友的帮忙还是不行的。
除了收藏之外,他还是一个很会生活的男人,做得一桌的好饭。当初丈母娘也是这样要求他的,他居然就一番努力做到了。按时按点回家,尽量不让夫人挂牵,也算是个模范丈夫的。
眼见着华山这边收藏市场日渐萎缩,老师傅的酷爱盆景备受市场的打击,文化产品统统面临的困境且无解的业态,他也是倍感美育正在一点点的淡出国人的视线之中,也是让他倍觉庆幸的,毕竟自己以玩为主,并未过多的投入。而对于投入巨大的华山石市场上的大老板们,除了敬仰之外,也心里有着难以言表的担忧。为那些巧夺天工的石头的命运担忧!
在他的上下展室里,你不会见到太多的名人笔墨,倒是有个性的名气不是怎么大的书画不少。早期的美术期刊和历代咏颂华山的书籍、画册、图谱等,早期的各地不同材质上体现的华山风景造像。甚至农家不再用的生活用品也归置在一室之内。他算是彻头彻尾的民间旧物收藏家,可能一辈子也出不了什么名,但给人类历史总想留些让后代能够触摸到的物品,虽然这并不是他一个人担承的,但他就如此有胸襟的做下去。因为这种保护心,也交到了不少真心让他保存的同行们和素不相识的人们。
近些年,接受过市电视台的采访,对华山地方文化提出过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接受过台湾知名栏目《走进黄河人家》剧组的专访,这样的良性交流让他还是蛮觉得人生充满了意趣和意义的。他如今兼任华山奇石协会的秘书长,收集奇石的同时也有了兼善天下的想法,得到了玩石人士的认同和支持。几年来会同石友们搞了几次的慈善活动,为社会周济贫寒人士做出自己绵薄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