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闻鸡起舞 于 2018-12-6 16:49 编辑
没有更多的人手,江路就带着一个笔记本和一只圆珠笔出发了。县城靠近西河有一排老干楼,两栋都是小户型的结构,那时候退下来的领导自觉有个六七十平方的楼房住着就已经很舒服了。大概是84年前后还是87年左右修的,上下两层。房子多是两室一厅一灶房一卫生间,六七十平方你想想要有多紧凑啊。卫生间小的只能进去个人,转圈的地儿都没有。老文教局局长冯宗义接待了江路,没要介绍信,毕竟找他是问文化馆历史而来,就算有哪里的记者也不关心这些事。老局长瘦高个,眼睛明亮有瑞光,感觉不像70多的人,待人很热情,让人感受到一种老红军干部的那份可欽可佩的精气神。 端着老人递上的热茶,老人开了腔。江路慌忙放下茶杯,摊开本子搁在平平的双膝盖上,立起了圆珠笔。 冯老说道:“这段历史只有我清楚,也没人来找过我。最初文化馆是隶属于文化教育机构的,建国初期百废俱兴,各种机构多为混编,毕竟干部尤其是有文化的人才太少。我作为部队的营级政委转业到了地方,文教局担任局长,也负责群众文化教育的推广普及工作。各县互相通气,集思广益,最终觉得还是要将教育和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分头管理比较好,才有了到1950年10月和华县先后不差几天就成立了,也便于地区文化专员来贺喜。” 那时的馆址是直接住在原先国民党统治时期也就是民国时期由开明乡绅注资买地置办相关牌匾、宣传栏和一些民国进步刊物的西岳庙西邻150米左右的几间瓦舍里,文化馆的前身就叫民众教育所,1931年由杨性天和另一位姓曹的老学究操办的。解放后大概再找了两个粗通文化民俗的成分不算多好教不成新中国娃娃的人,忙着写欢迎解放军迎接新中国标语,后期就是宣传抗美援朝。还作为扫盲培训班的课堂,主要是小打小闹不断地配合政治宣传鼓动工作。直到后来接受教育的群众有了更多的热爱新中国的热情,各行各业大力分享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经验和大搞公社运动和大跃进,文化馆就需要更有思想觉悟的人来统领,人员也要增加。于是,才有了新址的挑选,扩大了群众阵地的基础。为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了有比赛性质的答题、猜灯谜、击鼓传花、斗地主(顶牛)、文艺节目展演、戏曲节目比赛等活动”。江路听的津津有味,后边通过老局长的推荐又去采访了当时的副馆长冯元生老先生,老先生就没有老局长身子板硬朗了,他属于纯文化人,没有当兵就是不一样。 冯元生老先生谈了他们那些年的事情,就是在国家热火朝天搞建设的五十年代,也是热血沸腾的。天天有干部和群众来馆里问文艺活动该怎样搞好,那些标语口号更合适,找谁写?每天忙着下机关和村子,忙的都不知道一天是咋吃咋喝咋过来的。 再往后的领导层就到了郭卓生老先生这里。有趣的也是有些心酸的是郭老师人年纪大了,住在防疫站的后楼上,那天去敲门,半天没动静。问了他当图书馆副书记的儿子,说老汉不会出去的。再瞧了半天,才听到门里怯怯的弱弱的飘过来一个声音:你找谁?隔着防盗门,江路才响亮的叫了一声:郭老,我是文化馆的,来找你谈些事情。”门内交流了片刻,才开了缝,待看清是一个白脸顺眼的小伙子后,才赶忙热情的叫进门。 屋里两位长者言及不开门的原因,是最近小区发生一起案件,小偷借着找人敲开一家有老人的屋子,将老人打昏而后拿了些值钱的东西窜了。令人不由得提高了警惕。 郭老和地段医院的孟院长是好友,孟院长常来给患了多种疾病的郭老诊脉看病。听了江路的采访要求并不拒绝,讲了他曾经两次担任过文化馆馆长的经历,他是一名老党员。 后边又采访了很有性格的冯天佑老前辈,他住在广播站里一间房子里,因为屋里坐着客人,就把门前台阶上聊了几句,他那是给江路的感觉就有些异样,红脖子涨脸的。他就说那段时间属于文革将至,也难有大作为,后来各地的文革领导小组纷纷成立,文化馆就给造反派占领了,由一名姓田的医疗战线的党组成员替换了他。他自然愤愤不平却又无可奈何。具体也不想多说。江路也算有了一些一手的资料,谁知过了一礼拜,听人说冯老就过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