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巍峨雄伟的门夏岭山脚下,有一条长年川流不息的小溪,它名叫云龙溪。这条小溪犹如一条长长的巨龙,它流过云龙、旧州的境内,然后,静静地向东流入大海而去。 这条小溪,尽管源出旧州、道美,可能,它却滋润了云龙那一片干枯的土地,使云龙树林密茂,土地肥沃,人畜兴旺,培育出象冯白驹一样众多的近代精英。云龙人杰地灵,气象万千,为琼崖大地增添了一幅幅壮丽的画面。 然而,云龙溪北面,座落着一个村庄,其名叫仠云村。这条村二三十户人家,居住着吴氏、苏氏等两个姓氏人家。几百年来,他们和睦相处,辛勤耕耘,生儿育女,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热土上。 一九二0年,地处于红土地的仠云村,由于土地干旱,庄稼枯死,农民失收,造成了全村人饥饿,兵荒马乱。在这一年,苏明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里。父亲名叫苏庭祥,母亲叫占氏,他们共生了四个儿女。老大是女的,出生后患病,三个月就死去;老二是男的,名叫妚二,由于中风,出生一个月后也死了;苏明(小名红二)是父母生四个子女中排行老三,不知道是命大还是上帝保佑,侥幸活了下来。第二年,四弟名叫狗仔又出世了。这样,包括年老的婆婆,全家五口人,全靠七斗田维持生活。尽管父母日以继夜的操作耕种,但是,干旱失收,地主剥削,全家五口人吃上顿没下顿,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的状况。一九二四年,狗仔患病,请医没钱,年仅两岁的四弟就病死了。接着,不久,年过五旬的婆婆也因病不幸去世。父亲苏庭祥悲痛欲绝,看到在家乡生活已没有指望,为了活命,于是,一九二五年,他肩上背着一件破旧的包袱,痛苦地离开了自己的妻子和唯一活着的女儿小红二(苏明),与一批同乡青年离乡背井,踏上他乡的路,到泰国橡胶园为资本家老板打工去了。 苏庭祥走后,弃下母子俩人,生活更加艰苦了。她们以种水稻为活。五岁的苏明,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与母亲一起下地劳动。小小的苏明,由于长年累月风吹雨打,加上困饿,因此,瘦得皮包骨,那瘦小的身体,尽管苦难的无情拆磨,小苏明与母亲,相依为命,她还是坚强地成长起来。 转眼间,小苏明与自己的父亲分离已有十三个年头了。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自从开始懂事那天起,她每时每刻都想念着自己的父亲,多么盼望着父亲早日归来,抱着自己,使她享受一下自己父爱的滋味。当日落西山时,每天,她都要来到村口的椰子树底下,面向着东南边,暗暗地祈祷,希望上帝保佑父亲平安归来。 冬去春来,小苏明与母亲一起,望穿秋水,始终不见父亲回来,也没有父亲的点滴音讯。想念的苦楚不仅悄悄地折磨着母亲的心,同时,也不断地折磨着小苏明那颗幼稚的心灵。这种想念之情,在小苏明的心灵中整天饿着肚子在田地里劳动还更加费劲痛苦呢!她五岁就失去了父爱,这种心情,只有处于同年代的人,才能真正体验到其中的苦味。 一九三三年三月,小苏明已是十三岁的小姑娘了。一天傍晚,小苏明依然按往日一样来到村口,面向东南方,眼睛含着泪水,一个人静静地站立在椰子树底下祈祷在南洋打工的父亲早日归来。这天,在八年前,后村那位引导父亲奔逃泰国谋生的“尤兴公”儿子苏庭林走到她的面前,十分不安地对苏明说:“红二,你不要再等待了!你父亲前个月患病,已在泰国去世了。”说着,从肩上摘下一个小包袱向苏明递过去后接着说:“这是你父亲死后留下来的遗物。我前几天,从泰国回来,顺便给你捎回来。”小苏明接过父亲的遗物后,一下子伤心的痛哭起来。料不到,她天天祈祷的父亲,如今,竟是只见遗物不见人。她想起来自己从此再也见不到日夜想念的父亲了,这痛苦的心情,使她痛哭不停。 “不要哭了,懂事的孩子,如果你继续这样哭,母亲会更伤心!”说到这里,苏庭林拿出手绢替苏明擦去泪水。然后,他安慰地说:“孩子,我陪你回家去,见见你的母亲。”小苏明听到苏庭林要送自己回家,她就一边用手擦掉眼泪,一边转身包起父亲小包袱往家里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