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高穴坡人 于 2024-5-8 03:08 编辑
我1981年高中毕业,没有考起大学,幸好在1984年得了一个民办教师的工作。为了教好书,我拿着20多元钱的工资,不计报酬的为学生补课,总是想做点成绩出来,望早日能转正成为一个正式公办教师。这样整整就干了八年。 1988年就开始有了“民转公”的政策,教龄长的民师陆续得以转正,那时我们估计也可能会享受到这个政策,心里总想着不久就会转正。国家为了尽快解决民师转正问题,1992年,又有了师范招收民师班的政策,我侥幸考起了遵义师范学校民师班。这既兴奋又苦恼。兴奋的是,我三年后可以转变身份,成为正式教师,拿着标准的工资安心教学。苦恼的是,我一个结了婚有孩子的人,这三年家中的农活谁来完成,庄稼这么办?不管怎地,书还是要去读,因为读了这个师范,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能改变家庭的环境。比守株待兔地盼望转正要稳妥得多。 新学期开学了,我妻离子别的来到遵义师范学校。又回归到了学生生活的那种日子,感觉比在家中要轻松些,不教书,不干活。但心里总是有放不下家中的一些事儿,总是牵挂着家中的妻子儿子。作为我们这种年龄真是不是读书的时机啊! 在遵义师范读书,三年制,读两年,一年作为实习回去学校上课。幸好的是,我们那时还可以领着民师工资50多元读书,这也算是天大的开恩了,也算是“带薪读书”吧。这还是能解决一学期的生活费。比自己掏钱读书又要简省些。就不会给在家妻子添加找钱的难题了。 我们那时班上的学生也是参差不齐的。一是年龄悬殊大。有近四十岁的,有二十几不到三十岁的。二是文化层次不同。有初中毕业的,有高中毕业的。三是教学年限不等。有教学十几年的,有教学几年的。四是婚姻状况不一。有结婚生孩子的,有没有结婚还是单身的,有在读结婚即将生孩子的。还有是,夫妻俩一起考入学校就读的,甚至还有父子俩一同考入学校就读的。 在课堂上,我们心里一时有几多尴尬。教我们的老师多数与我们的年龄差不多,有的年龄还比我们要小,心想,别人能大学毕业给我们上课,自己当年为什么不能?自己感到实在羞愧不如。这种上课气氛总不是那么活跃。经过一段时间,渐渐地就习惯了,也不那么难堪了。 还有在学校里,其他直升班里的有些学生是我们教过的学生,难免要碰头搭话,别人在学校叫你一声老师,感觉也不是滋味。老师和学生一起读书,可想多没有面子。又回心转意地想,面子又不能当饭吃。不管怎的,要硬着头皮把这两年混出来。 我们两年在学校读书,课程同样是按师范的要求排课、上课。对于上课,只要读过高中的学生也都比较赶得走,只是没有读过高中的学生对于师范教材内容比较陌生。但是,师范教材还没有高中教材难度深,对于学生的要求也不是要么严,尤其是对这部分民师更是松好多。师范除非多了心理学和教育学,这些都是靠考前的几天的背功。把复习题认真复习一遍,就能及格。那时,对于师范生来说,只要考起60分就合格了。学校流传的一句话:“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而已,学校好多学生都是比较刻苦用功的,他们还要学得过硬的知识本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有的学生不会安于小学教师的身份,出来之后还想继续深造,不断进取,去初中、高中任教,这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 我们民师班学生还是比较专心的,对于没有学过的知识还是在认真的学习的。一是怕考不及格,二是多学知识对于今后教学肯定有很大帮助的。特别是到了考试时候,同学们纷纷背复习题,生怕考不及格被补考。两年来,我们民师班的学生补考的很少。这说明教过书的人掌握了如何对付考试。何况,考前老师还要给学生们出复习题,考试都是复习题上面的。这说明学校老师也不为难这一批民师学生。 我们在学校,白天上课,做作业,时有心不在焉的时候,“身在曹营心在汉。”心又飞到家中去了,又牵挂着妻子、孩子了,牵挂着家中的一亩三分地了。老师上课,常时看出学生走神了,但不好管,也管不了那么多。因为全班都是民师出身,这种现象在所难免。特别是晚上睡觉,常常梦到家中去了。 尤其是到了农民季节,班上好些都是农村家庭的学生要到班主任那儿借故请假,要回去帮忙赶农活。老师明白,但不多问,只好放学生回去。只是请假的人多了,他也不好批假。班主任老师很是理解,后面的学生去请假,就给学生讲明:“等前一批请假的返校了,再批你们回家。”搞的是轮流战术,这样是很有人情味的。 两年的读书生活终于熬结束了。毕业回家,好多没有考入师范的民师在家早已“民转公”了。好些人遇到我们,就爱说:“你们不去读书噻,在家还不是转正了。”听到这话,越想越不是滋味。 不管怎么样,有的人认为,我们读过师范的民师还是比直接转正的民师要强。这还算有一点安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