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善美的写作思考
文/潘兵华
我们总说写文章要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或者说真善美是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那么什么是真善美呢?
真善美是哲学研究的对象。有一句话叫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通过追问、反思、批判形成一种关于解答思维和存在以及物质和精神关系问题的学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世界观。
所谓真就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已经发生的事实及事物的本源规律,在哲学里就是存在。那么什么是善呢?善为伦理范畴,是指人的行为对群体的价值,符合多数人的利益,具有普世价值观。美则是审美,是一切情感艺术的高级精神体验。
我们写文章是运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情感、传播知识信息的思维过程。写文章就离不开哲学的三个研究对象——真善美,那么文章的真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为了便于叙述,这里只谈一种题材广泛、写作方式灵活能够抒发作者真情实感的文学样式——散文。
散文必须遵从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真。这里的真不仅仅指叙述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更要求作者表达的情感真实可信。没有真,善和美没有依附的载体,其言伪、其情假。虽言辞灼灼,然虚情而假意,其文必衰。
我们一些写作者为了文章的主旨而去拼凑材料、编造情感、虚构情节。这种脱离散文本质的文章就是伪散文,是技巧多于真实的违心之作。主旨先行者以想象代替真象,用虚构塑造细节,这种先立意后论证的学生腔曾经独行其是,风靡一时。杨朔的散文曾经为散文界的翘楚,是大家模仿的范本。在那个主旨先行的年代,多少假大空的文章千篇一律,现在读起来索然寡味。正如批评杨朔散文的张远芳所说的那样——不真,美就失去价值。在杨朔的笔下,现实像鲜花一样美好,形势像仙境一样迷人,生活像蜜蜂一样香甜。张明吉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杨朔的散文中不难发现,在他文章的优美言词里藏着虚假,在那精湛的构思中渗着欺骗。
这种虚假的散文现在依然存在,他们用华丽的辞藻、精心的构思来掩盖为主旨编造的情感。你读这些文章时,先不理其辞藻是否华丽、语言是否优美,你要看的是他为主旨选择的题材的真实性有多高。既然真是哲学研究的一个方面,或者说真是哲学体系研究的基础,是宇宙万物的客观存在,属于认识论。真因为其存在,它一定符合逻辑推理,真相和真理会以某种方式让人感知去发现。那么你说他的题材虚,情节伪,情感假,他说他记叙的人事是自己经历过的,你怎能看出他的欺骗来?
语言文字不符合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人物的言行主旨,无论他描写多么细腻生动,人物多么栩栩如生,依然不能感动人,因为别人通过自己的社会阅历、人生经验发觉文章内容的不真实,不真实的内容怎么会有真实的情感呢?对他文章表达的高大上的主旨自然产生怀疑。文章所揭示的善因为失去真,也就缺乏美的愉悦和共鸣。
那么散文能不能虚构呢?能,这里虚构和假不能等同。因为记录的人事物不是现场直播,时间久远,一些事情难免记混,为了更接近真相,虚构一些对话情节不仅不影响文章的真实性,而且能够让文章生动活泼,让人读起来有一种美的享受。当然这种虚构是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
还有一种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唯美散文,因为是融情于景,感时伤怀,文字里可以虚构一些景物和环境,心随意动,恣意而为。不过,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要是真实可信的,通过作者行文如涓涓流水的文字,触摸到作者细腻的情感,感同身受,读后如听高山流水。
真情真实是一切情感的基础,唯有真才感人,才会对反映人性善的文章产生美的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