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度的秋拍大戏已经开启,一大波艺术品又将迎来新的价值定位。这期间,人们在关注顶级精品价值走势的同时,也在迫切寻找一些贴近大众收藏的商机。比如,即将在北京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一份民国时期的老报纸上拍的消息,就引发不小的关注。
拍卖预告显示,这是一张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由章炳麟编辑并发行的民报临时增刊《天讨》,其拍卖估价高达3.5万元。有业界人士为此感慨:“老报纸的春天要来了!”
事实上,近年来关于老报纸的交易和拍卖活动并不少,甚至不乏嘉德、保利等大型拍卖行身影。笔者查阅近年来的拍卖数据发现:早在2010年的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一张八成新的宣统元年《福建新闻》报纸,以估价800—1500元上拍,最终以7840元成交;2016年徐州的一场报纸藏品拍卖会上,一张品相不太完整的《人民日报》创刊号,就以一万元的价格被江苏一位集报家买得,据说品相好的可拍到两万元左右;2017年北京保利春拍中上拍的华北区1948年报纸裸寄一件,最终收获4830的成交价。
老报纸是对历史的直接记录者。曾经何时,对于“快餐式”的报纸,人们阅过之后往往信手丢弃,以至时过境迁之后,再找原来的旧报纸变得极为困难。尤其半个多世纪以前的老报纸,本来发行量就小,再经过岁月的消磨、战火的焚毁,搬迁的遗弃,虫蚀鼠啮等“磨难”,能够侥幸留存至今者寥寥无几,有的甚至成了稀世文物。而如今,随着人们对收藏品的不断挖掘,老报纸的价值也逐渐凸显,市场上高价成交就是最好的反馈。可以说老报纸收藏已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有专业人士提醒,一般影响老报纸价值的因素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发行时间的早晚。报纸的发行时间越早,就越难保管,能流传至今的就越稀少,价格也越高。二是发行量多少。像创刊号、终刊号等的发行量不会太大,收藏价值比较高。三是报纸的权威性。一般来讲,国家级报纸的权威性比地方级报纸更高。四要看报纸内容的重要性。像近年来,我国的大事、喜事不断,全国各地都推出了一批题材非常好的报纸专题,如港澳回归、北京奥运、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事件,几乎各大报纸都浓墨重彩,精心编排等,这无疑增加了报纸的鉴赏、收藏和研究价值,这类报纸就会得到广大收藏投资者的竞相收藏。最后,品相很关键。如同任何一种收藏品一样,保存品相的优劣,甚至可以造成同类老报纸的身价相差数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