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闻鸡起舞 于 2024-5-23 09:24 编辑
王天恩,山西侯马民间艺术家,酷爱皮影表演艺术,沿途旅游都喜欢去文化馆和文物商店转转。2018年到了华阴市旅游,路过步行街就走了进去,看着墙上的非遗项目介绍,尤其是对华阴皮影戏的介绍饶有兴趣。
馆里走出来一位年轻干部,主动邀请他上楼,帮他打开了二楼的皮影展厅。这位干部是文化馆的办公室主任,有着观察人的能力,他说瞧见王老师就是个有情怀的艺人。二人说的很投机,就留下了彼此的微信,还让他加到了朋友群里,主任说他的群里大都是一些老艺人们,多交流也是好事情的。 而后再也没有联系,只是他留意到华阴时腔代表传承人赵存智的动态,也不好意思在群里谈他的中医业务,也就很少发言,一直就默默存在着。 王老师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皮影艺术团,围绕临汾地区,常到周边县市的小学校,景区以及参加文化馆举办的公益活动得到一些荣誉和奖状。随着年龄的增加,最主要是自己的一肚子所学比如大段的碗碗腔已经没有了市场,他的弟子也早就厌倦了单一的为了景区游客演的《猪八戒故事》。于是他看到了赵老师发的视频,是合阳的提线木偶特别出彩的表演,也被女弟子的兴头所撺掇,决计自己跑一趟,把费用减少到最低。 想着路过一下华阴,看望一下多年未曾谋面的主任,也感谢他这些年来通过群让他有了一些想法,当然也想若能见到一位当地的老艺人说说话也挺满足的。想罢就考虑带些啥土特产,最终还是带了两瓶不带盒子的名酒“汾酒”和“竹叶青”,为了运输不惹眼,紧紧的绑在一处,装进背包,用衣服包裹起来。这样就躲过了高铁的安检,先去了西安。真可以的,不嫌重,手里还要提着购买下的“提线木偶”,就用了一个装点心的普通硬纸箱子。 找到表演的女艺术家是靠同行的帮忙,他没有见赵老师。他很想要,对方也很希望他能传播出去,也多少知道他。而他就要视频里师傅手中正使的,不想再等。女师傅就说那就一口价不能少,4000元一只。他又想定一个狮子,提线狮子有能喷火的,可那个是需要技巧的,得五千元,内含技术转让费的。真的要在旧时候,那是不能卖的。不吐火的只需要两千,可他说就要吐火的,随后就交了一千元的定金。女师傅看他如此执着,也挺受感动的,觉得王老师为了给弟子找出路,也是挺能拼的。 第一天 (周四) 早早歇息 搭坐顺风车,一路急速向华阴行来,小客运就是好,交了钱之后是需要把你送到你要去的那儿地儿的。18年之后再没来过,还不知道人家主任究竟怎么样了? 进了文化馆大门,院子似乎比过去整洁了,宽宽的,挺好的。舞台去掉了,靠墙角立了一座戏楼,还挺别致的。上得二楼,敲门,门开了,里边就是熟悉的他。忙放下背包,接了水,表明了意思。见人家一面,送上酒就就此离开,想着徒弟和女儿在家会不放心的。 主任可不这样想,这哪里能行!大老远的,背着沉沉的背包,还为了如此要紧的物件,不怕出闪失非得过来看我。拿上东西咱就回家吧,路过饸络店简单吃点,算是上车饺子下车面了吧。 毕竟已是傍晚,坐在堂屋说了会儿话,就安排他住的地方,是在中院平房的东厢房,里边比较凉爽,里屋有间大床。平素就保持通风,也还算干净。也是主任家平时招待客人的住处,原先就是主任的卧室。
第二天 (周五) 拜 访 朋 友 王老师今年也有七十有二了,家里有一儿一女,老伴都过世二十多年了。自己独院居住,和儿子属于前后院的关系。老伴之后,他也一直没再找。经常早起早睡,坚持锻炼体格的。从肤色上看没有任何的毛病,说话也是口齿比较清晰的,关键是眉宇间有着清奇的气质,不是凡人。 他打小就由爷爷带大的,他是家里最小的。跟爷爷奶奶最亲,也就保存着爷爷的一些不外传的秘方吧。单靠不世出的方药还是挺厚泽子辈的,但他还有一件事比较的喜欢甚至痴迷,就是跟着皮影班社学唱碗碗腔,最终是女徒弟唱,他使着手劲儿捉签子,一玩就是四十多年。在学校和景区都挺受欢迎的。 这次也想领教一下这边的民间音乐艺术,我当下就想到干脆给他办一次演唱活动吧。大体是安排在后天的,今天的话就带他拜会一下当地的文艺名流——庾会长,因为庾会长的字耐看,提上个堂号悬挂起来最合适。 相赶着走上,路过尝了一下街边小吃和菜包子。见了面认识主任的都就给付了账,说明主任这人群众基础打的比较好。 过了影剧院一拐弯就是南环路,这条街可谓最早兴起的夜市一条街。进程不远就到了一家烟酒店门前,老庾和另一位朋友就在静候着我们。 老庾对王老的诊治行医比较感兴趣,后来才知道人家主要从事的是皮影事业,也挺感怀对主任的关怀,就像大哥一样招呼人家,闻听我说写一副堂号:益肾堂,就立马答应下来。展纸调墨心默画间,提笔抑扬顿挫处,三枚大字就跃然纸面。稍作沉吟,提了华山脚下的寄托款。而后又让他去内堂挑了两幅水彩画,少不得都有一只公鸡的,本来是挑选,最后两张都带走了。 告别了庾老板,我们并未再去哪里,主任不知从哪里提了些饭菜,就简单地一吃,热气升腾间,让王老先休息了吧。一直睡到傍晚,说出去走走,再把汽车站看一下车次,多少有些底儿再说。 行走在平展宽阔的路侧路,也有很多遛弯的人们。主任说他一般晚上是不出去的,他是一个喜欢独处的人。走至北站广场,路灯不甚明亮,舞曲悠扬有节奏,一群人很投入的在完成傍晚健身的需要,头起是几个带操的,那是非常的标准和看着舒服。到了汽车站一片黑暗,晚上不营业的。 给他提供了牙刷,牙膏,毛巾和拖鞋。让他上二楼冲了凉,身体的毛细血孔打开了,就比较的舒服了。他不看电视,联通了信号,自行去躺在床上看手机得了。第二天是要去景区玉泉院,另外拜访一下隐士又有看事名气的曹老。
第三天 (周六) 拜望玉泉院 拜访曹公
去西岳庙叫的是关师的车,闻说我这边有客人拜访,张高文老艺人也过来和人家认识一下。然后备了些水,吃点小吃,豆腐脑和水煎包。都还可口! 主要去几个玉泉院的必照景点打卡,可老道非得让我们从旁路上,过十二洞被女居士看到,拿道尼的鞋袜让他用,他顿时激动了,说不能跟我们去了。 走西墙沿路欣赏别具一格的窗棂造型,无一雷同。角向大亭围了一群人,走进一看是一道家弟子为游客分解姿势消百病,一长髯道长煞有介事的吞吐谈语观察群众,似有欺世盗名的卖派之相。 走至正殿,见一排好多众人之崇拜像,见无一人,正想着拿出手机拍一下。一声“不许拍照”唬的人心里一惊,才发现门口端坐一死相的尼姑,慌忙出来。 找到“第一山”米芾的石碑前拍了,再到五龙桥上拍了。关师腰腿不行,就在廊椅上静候,路过涵洞,跟客人讲了当年就在此洞发生了挤踏死了16人的惨案,大体是小偷们趁火打劫,加上保安人员维护不过来,更主要的是放任登山门票,严重超了登山容量。后期就加大了分流力度,建设了东西两个大的索道站,这边登徒步上山的自然就大大减少了。 稍微歇了会儿,径直驱车向东而来,东山底青山村有了另一处的雅静。 上得巷道,窜出熟悉的小黄来。我把门一开开,狗蹭的一下就窜了进去。原来主人把它忘在外边太久了,他见了我们认识的,就自然要叫了。也听曹老说才把一户问事的人家送走。为了人家的,把狗撵到外边的。 两位都是有故事的老人相遇了,握着手的手很有力度。眼神一交流,曹老说这是一位好人。水果花生随后摆上,我给分了一枚橙子,曹老把大儿子也交了过来作陪。经主任的明示,曹老在一副画上提了“秦晋有幸来相会,自是连年会友情”的寄托款,跟老庾那儿一样,均受到了主人的欢迎。 谈到了从医从艺的过往,两位老人还是有着比较类似的历史的。去到外边,曹老认真地介绍自家栽植的药用为主的花草,王老师听得也很认真。 曹老一高兴,将他近期才创作完成的百米长卷《水浒人物谱》展示给客人看,说还没有让自家孩子看过咧。说话间曹家的二公子到了,也听觉得惊奇的。 然后主人很义务的接过了主任的担子,代主任进地主之谊去外边吃个便饭,大车一开就到了《咱家院子》,当地卖的最火的一家亲民饮食店,叫了几样客人不忌口的菜,一人一碗实惠的面,吃了一个饱。 看天色不早,不敢再呆。换了车回了家,这一天过得,太充实了。 睡第三个晚上,明天唱完戏,吃把饭,王老就要登程了。
第四天(星期天)为王老演戏 主人家庭院宽敞,分前后两个院落,前边是布置的两处菜地,却也没种什么菜,棕榈树长势不错,一颗大樱桃树绿意盎然,另外还有一颗梧桐树,上边一开始结子了,高度总有一丈开外。东侧靠墙种植了雪松,一两株月季,还有一些藤条植物,异常的茂密,显然主任是不善于打理的,由着植物去自由发展。 中院是座中间有过道的东西厢房,东侧可以待客小会议室,内屋住客人,有一张大床。西侧是仓储间,放些不太用的杂物。 后院西侧也整出一派风景,扎根窜上无数杆竹子,显得格外的有生命力,间或有葡萄藤和无花果错落其间。时有麻雀树梢间跳跃,中午偶见长尾巴喜鹊光临,鸽子也是常客。是因为主家看了两只柴犬,喂食的麸皮残渣吸引了这些鸟类,啾啾喳喳的给小院带了些许的声喧。狗儿跟鸟类似乎已成为了朋友,鸟信步落在地面啄食,狗儿也不理睬。 去外边买了米线,客人吃过,就和主人聊着天,旦等老艺人们前来。十一点左右,宋团长打过招呼的艺人们陆续进了门,彼此都很客气的打着招呼,主任给客人做些介绍,都很礼貌的握了手,倒上茶说说话,气氛很是和谐。 因为天热,就不上二楼活动地点了,就在客厅里多搬些小凳子椅子就可以了。将正厅里的茶海桌挪出场子来,时间也很紧,起了牌子就开唱了。 首先是司英大姐来一段《小赐福》,大姐穿的特别亮眼,红绸旗袍亮底靴,嗓音高越,一下子就把客人惊着了。给王老找了个最佳拍摄位置,他就擎着手机拍起了短视频,毕竟怕手机存不下,多少也是个纪录,毕竟山西人,听迷胡是有些费劲的,听多了真的可就迷糊了。 然后是南营的女唱将王淑亚大姐的《花好月儿圆》,流畅而动听,将迷胡戏的委婉和巧口表现的到位;接下来是段可新老师和宋贵民先生的《郑丹哭祠》,几乎复制了已故老艺人雷开元的神态和声色,后边发到抖音,三天浏览量就破了万,群众纷纷赞赏弹唱俱佳。乐队师傅都是名家:弦子:宁解放老艺人;板胡:王稳学老师;二胡:张福兴先生;梆子:宁高战老师;司鼓:宋开锁老艺人;大镲:宋夫人(身有残疾却苦练找乐感,气势很大) 这段唱发挥的很好,段不惜嗓子的演唱和惟妙惟肖的表演让乐队师傅也很投入,恍惚间就是给雷开元老师伴奏着哩。唱罢围观者包括王老师纷纷叫好和鼓掌,一下子将演唱活动推向了高潮。 休息了二十分钟,宁高战老师,张高文老艺人也纷纷亮了嗓。王老师均用心的录了一些,作为回去细细品味的宝贵视频。李团长叫来的电子琴师傅因为路远稍微迟了些,到时赶上了下半场。另外叫的两位孟塬的戏友一看这回的阵势,就知趣的听完径直的走掉了。 安排擀碎面款待大家,宁师恰到好吃的带着两斤猪头肉,切了两盘揪着吃。大锅灶起了火,很快一顿丰盛的饭就成了,配菜是昨天就预备下的,帮忙的是宋团长的队员们。大家都说味道不错,香醋再一倒,那叫一个美。年龄多长,吃也吃不多,用的是流行的纸碗,卫生筷。 随后就安排宋团长开三轮送走了王老师去北站,结果他费了些周章,最终坐晚上九点五十一分由孟塬站搭车,直达侯马,第二天早上七点发来了平安的短信,并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主任说那是应该的。 天气热留宁叔和高成叔待着,主任知晓二位的心思,就把王老师不远千里带来的竹叶青开了,越喝越高兴,很快就把一瓶给搞的剩不下多少了。正晕乎间潘洲兄进了门,也赶的惊险,两位老艺人趁机给他倒,就把剩下的彻底报销了。 真是很难得的三天接触,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艺人间的超出常人的那份诚心。就像曹老题的那句联:秦晋相逢草屋,如遇结缘数春。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愿彼此牵挂,后会可冀。
(待客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