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闻鸡起舞 于 2019-8-27 13:06 编辑
《书生江路》第三部 画圈的陀螺 第三章(十) 用戏曲填饱肚子的华阴人 一方水土一方人情,吃的是小麦、玉米,红薯、土豆,听的是迷胡。小麦做出燃面,碎面,麻食泡(主料是红薯粉条/油炸豆腐),折花锅盔,六棱馒头;玉米做成玉米糁儿,麻糖馍,玉米面糊。也许清苦得太多,就在小戏曲里找补回来。 民国时期,华阴战乱纷呈,百姓苦不堪言。众位艺人相约外出靠唱华阴曲子谋生,这样就把东路迷胡传播到了很多县市,可谓遍地生花。而在当地,也要做红白事贴补家用,还经常受到驻军的骚扰。为了打发华阴的驻军的清苦驻防,驻军长官会指派当地的班社搭台唱戏,唱一些有味儿的男女调情的酸曲如《尼姑思凡》或者嘲笑懒婆娘的《打懒婆娘》、《秃子尿床》等不堪的内容。而稍微有些情节的男女夫妻对唱的有《张连卖布》(前期版本)、《盘店》等,全是一些诙谐搞笑的唱词,为的是打发时光,让艺人们在舞台上打情骂俏可谓是艰难时局+中的提神之餐,乱世中的寡淡日子里撒了一把胡椒面。在民国年间各村都有一些吃着迷胡这碗饭的老艺人,他们将撂场子小曲不断的提升,板胡和三弦之外增加了干鼓和瓦子(碟子)和碰铃,伴随新中国成立,一曲《梁秋燕》让眉户登上了大雅之堂,也让华阴东路迷胡也焕发出了神采,张玉凤编剧的《葫芦坝》填补了东路迷胡没有大剧本的历史。让传承成为了可能,令群众如痴如醉,重新感受到了这种缠绵,通俗接地气的民间戏曲剧种。 说几位在华阴迷胡传承史绕不过去的几个功勋老艺人。民国期间就有过这样的顺口溜: 1,“四娃不散,比屁都淡”。说的是民国年间,华阴曲子界有四娃(袁本娃、刘良娃、王森娃、宁寿娃)演绎出色。只要有他们四人同台,就没有别的事能叫走看戏的人。 2,“油巷升子观北斗,姚村串胡自来走”。这是对民国时期曲子艺人,油巷的升子(张自发),观北的斗娃,姚村的串胡(就是走村串巷演出)的四人名气的民间赞誉。 3,“对台对联”。民国年间,胡儿班与国民党二十八军对台,台上出的对联有:日月灯,乾坤油、 风鼓雷板;尧舜生,汤武旦。孔孟掌班,好有气势,足见文化内涵多么鼓舞人心。 4,艺人孟良 长于瓦子演奏。他曾经收藏有一传世瓦子,制作精美,上边的刻字是:竹本无声,手操而鸣;朋友聚会,各显其能。 5,”手帕传情“。华阴民间曲子艺人寿娃,仪态倜傥,唱戏也声情并茂,尤长于唱风流韵事一类小戏,常常唱到深夜。卸妆时,许多妇女围着不走,还有给他暗暗口袋里塞手帕、襪子、鞋垫,以示投情。 6,小媳妇听戏挺入迷,被婆婆喊回家舀面擀面,心里一直惦记着台上的演员名字,就问婆婆:任战奎在哪个缸里?婆婆笑出声:你把嘴丢了,还是任战奎把你迷住了。 解放前有记载在正式文献中出现“迷胡”定义为演唱剧种的是1944年胡儿班给起的,解放初在马荡剧团的基础上成立的华阴县迷胡剧团演唱的是秦腔。1957年之后才改唱迷胡,培育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东路迷胡演员,其中的佼佼者是卫赞成和雷开元。2007年,华阴迷胡正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随后,黄瑞龙被命名为东路迷胡的国家级代表传承人,冯化民、苏随民被命名为渭南市级代表传承人。他们都是华阴人的骄傲。 2000年,剧团重排的传统名剧《李亚仙》、《杨震拒金》制作成VCD光盘发售,前部购买一空。 5年后,《李亚仙》在省第三届群众秦腔演唱会上荣获二等奖。2010年,改编现代剧《情洒老岭》和原创剧《李亚仙》被陕西电视台“秦之声”栏目录制为光盘,流布广大城乡。 更叫人兴奋的是2015年,通过参加“山陕迷胡大赛”,充分体现了底蕴深厚的华阴迷胡的群众基础,因此省台秦之声栏目专门为“东路迷胡”开辟专场,经过“擂台赛/精英挑战赛”直播一个月,评选出了华阴迷胡六名精英传承人。 而今,仍有一年一度由市文化馆组织的秦腔和迷胡轮年大赛,唱迷胡的人原来越多了。为了看迷胡专场,有些群众重新交了闭路费,买了大彩电。学电脑发视频,手机上下伴奏带。曾经沉寂的迷胡热再一次被点燃。找老师学戏的,学拉乐器的不辞辛劳,不敢偷懒。据笔者掌握的有武风琴戏曲班社/迷胡娱乐中心班社/城区四摊子,高家村陶民亭老师带动的班社/赵平迷胡剧团一大帮人马,还有孟塬的贺家班、五方、桃下、北舍都很积极活跃。唯一不足的是乐人年纪偏大,后继乏人。唱家也存在青黄不接的现实问题。有几个苗子很棒,比如杨卫东(被剧团收编),杨小青(著名迷胡名家赵亚荣之女)。真希望政府部门和民间人士拿出更大的力量支持这样一个独具味道和表现生活能力极强的剧种,让她在建设和谐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役中扮演举足轻重的力量。呼唤更多的有识之士写出好本子来,有了好本子,演员自会有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