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闻鸡起舞 于 2021-1-22 10:35 编辑
书生江路 第三部 画圈的陀螺 第三章 爱没有休止符(9)
不羁的灵魂(我眼中的孟兄) 孟岩,生于公元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男性,家住华阴市红岩村,初中毕业投笔从戎,去到北京当了一名武警战士。《从军赋》获中国作协和诗词协会合办的首届“路遥杯”文艺作品大赛荣誉奖,“育才杯”诗词大赛优秀奖。三年期满回家先去宣传部工作,二年后调入文化馆。担任复刊《华山文艺》的编辑,后任责任编辑,组稿文史和诗词稿件的审核。出过一期专刊,将诗/词/歌/赋/俳句、小论文一一展示。震惊当地文化圈,华阴作协邀请加入作协被婉言谢绝。他只喜欢徜徉在诗词的海洋里,苦心孤诣于词律之美,摹世之情状,长于炼词造句,苦追前人意境。 1994年下半年我结婚就不太到单位去,过年后才有了些事情,和也是新来的一位姓宋的女同志到各镇办调查文化站的配置情况,情况相当的不乐观,基本上文化这块只是一个空架子甚至就没有分管的副乡长,乡镇工作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计生和催粮贷款上。 忙完也就到了暑假了,单位又来了新馆长,据说是个笔杆子。一直在基层岳庙办任文化站站长,据说干的事情还真不少,算是和群众打交道有一套的文化人。来馆前又在华山报社干了三两年,充当主任编辑,和宣传部的领导经常打交道,加上原来的贠馆长也已过了退休年龄,最重要是他常常受领导委托写材料是没麻哒的一位好手,还受到我市公安局局长的器重,经常委会研究通过升任华阴市文化馆馆长。紧接着又调来一位据说很有文采的女同志,还是省作协会员呢,一来就担任了办公室主任的位置,然后就又要进人,那时口子开的还不小,但一个专业文化相关院校的人才都没有,全是后门关系进来的。有复转军人、县办企业转机关事业单位的老革命,还有边陲调动的外地企业文职人员等等。直到2000年之后风气才有了些好转,绘画专业的专业生也是教了几年书之后辗转进到了这里。 孟岩就属于复转军人安置到宣传部临干,一年半载总算被文化馆接收。我那时只是听说此人擅于填词,性格比较的耿介,见了本人之后也没发现其军旅生涯在身上留下的痕迹,也可能是退役也有一些时间了,也就又被改造成平民百姓了吧。 后来听他说,刚来的时候也是有些自卑心理的,毕竟咱没有念过大学,只是初中文凭。接触了一点时间之后才看到了玄机,很多女同事也不过是绣花枕头而已,就便是一些教过语文的仁兄,在识文断句上还差的不是一点。于是才敢将自己在部队发表的作品和获得的证书展示出来,瞬间也就被众人不由得不认可了。 学问是需要自我研磨的,尤其是古典辞藻和音韵的学习,只要不是攻读中文系研究生基本是放弃的比较多的,毕竟失去了封建文化的时代环境。而真正的静下来,我们的过去的文人遣词造句真可谓是到了皓首穷经登峰造极的地步,字要写的美到极致;画要画到精彩绝伦;文要写到惊天地惊人伦。所谓何者?依靠文笔取悦于朝堂之上的权贵,谋得一官半职了脱布衣之身,跨马扬鞭看尽洛阳花,衣锦还乡耀祖光宗。 而今没有歌姬场,更没有风花雪月踏歌声的飘逸江湖,白马王子等同于宝马王子,中年大妈可以秒变青春少女,电视剧里肆意渲染的是一会儿是宫斗,一会儿是婆媳斗法,一会儿又是穿越剧,一会儿又是抗战系列片……,我们的百姓后来就不怎么关注电视了。 如今写字的市场倒还算流行,退休的干部写,附庸风雅的以为习字可以修生养性,吐故纳气,益寿延年。写不了字的自认为还能写点回忆录的原本是写了没有地方发表的,如今好了,各种机构网站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均可以提供照片和百十个文字介绍,只要不涉及反动言论和诲淫诲盗肆意诽谤的宣泄文章,基本就吸收为会员了。他(她)们的情感和心绪得到了极大的鼓励找到了宣泄口,而真正的作品要想获得大众的亲睐和打赏也是有限的。相比较那些大V,也就是所谓的文化精英,他们有固定而稿酬丰厚的平台,是不屑于这个地方的。只是有些好事之人也会转载他们的大作来提升自己的品味抬高自己的人气。 而这些微信平台,孟岩是不屑一顾的。他有更大的阵地,国内诗词受众十几万会员的《诗词吾爱》网他在;百度词条里有他的系列诗词作品介绍;很多的文学网站甚至剽取其美文通过打赏获得不少的利益。而他既不是渭南诗词协会会员也不加入诗词协会,就一叶孤舟随风去,笑傲江湖任逍遥。 从现存已创作的篇章来看,成品诗词冠以独立名称的一组十几阙的就多达几十篇。总数已有一千五百首以上,可谓荦荦大观,不可直视。词牌多有涉猎,内容包罗万象。其自我总结有三大特色: 1,用俳句体现三十韵部之风致,可做写文练词之教科书; 2,用菩萨蛮一个词牌写完水浒人物109首; 3,隐括古人诗意境,填多组寄怀和状情的词章不下二百余首。 另有严格按照词林正韵顺序填到最后,计六十余首,以《后来》歌境填各种词牌二十余首;桃花源系列二十余首;拟崔护“题西林庄”诗境做各种词牌填词二十余首;安排令一写就是十余首;另写讴歌华岳系列诗词百余首,可算讴歌华山“奇险峻秀”之势的第一人。还有抗战将军系列,金陵十三钗系列,漫兴系列,七七祭系列,荷花系列,潼关怀古系列等等。在《诗词吾爱网》作品甫一上线就被列位前三名上榜诗词,还天天与一帮全国填词高手填词交流,天天有作业天天有共享。 也许是性格的乖张眼中藐视权贵,也许是命运故意作弄于英才。他一路走来的行程中屡次冒犯长官被视为“刺头”;宣传部期间也只认作品不管写作的人来头有多大,不能登的就不与校稿,令报社中层很是难堪;到了馆里收敛了不少终因一件事冒犯了当时的馆领导,遭到黑道上的威吓和敲打。随后就有些心灰意冷不再专心办报,局里迟迟不予处理就一直没再上班。一年之后,背了处分的那位馆长不辞而别去了他乡,单位工作由党支部副书记临时负责又把他喊了回来。张副馆长将《华山文艺》报升格为刊物,主任编辑仍有孟岩担任。《华山文艺》认真地办了两年后,知名度伴随发送全省文化馆、群艺馆小有声望,却又因为孟岩和现任负责人为工会主席未上会研究被撤,孟岩深觉受到轻谩再次不来上班。未料自由过火,骑车满处跑的看城垣查民风导致从山地车上摔下致使左腿股骨头裂纹。只得去医院做钢钉固定手术,从此养病坐床半年有余,随后虽能行走也不能走远,上楼要撂着左腿往上行,提不了一捆葱。 漫长的休养期望着窗外思绪滚滚,侧卧辗转不能抵眠,有情思袭扰就半夜起来手机点厾成文。长期的用手机填词配图,早已得心应手,期年书成千余首。也算此消彼长,因祸得“文”。他也潜心读音韵看典册,屡有所悟,鞭辟事理精妙独到。曾经对老腔的认识为华阴“三绝”之一——王忠亮老先生的书写老腔打开了思路体系;执笔的“大刀面”民俗饮食文化介绍被“央视频道”吸收在纪录片的介绍词中,系列华阴小吃文字被大小文化媒体平台转用;针对华山的“崋”进行了别出心裁的考证。 仅希望孟岩能病体后期治疗有个比较好的结果,在有生之年能够得偿所愿办诗词培训班,将他今生的领悟和写作心经分享给社会和诗词爱好者以及更大的平台给与他更大的发展空间。他也偶尔为一些心虚的爱好填词的年轻人教些常识性的步韵规矩,可这样的情况还是很小众很有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