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浓缩的才是精华 ——读问贤的微型小说《她》有感 文/老游湖 今天读了篇微型小说,题目叫《她》,作者叫问贤,发在江山文学网,已被评精,字数三百多个。读完,令人既唏嘘,又深思。
那么,唏嘘什么呢?又深思什么呢?
唏嘘这一家人的坎坷命运。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此时总难全。要说怨恨,只能说,特定时期,酿造出来的一杯苦酒。同时,它也映证了人生的无奈终为常态。
回答完唏嘘,再说深思。深思微小能否写出彩来。
为了让读者先有个感性认识,不妨将此文抄录呈现如下。反正也不长,这个亏,吃得起。
她
作者:问贤
她,一个农村妇女,大字不识一个,却因为能干,当上了队长。他,一个下乡知青,反革命的儿子,因为识文断字,当上了教师。一次过年,他想家,喝醉酒,抱着她嚎啕大哭。她安慰他,哄着他,陪他喝,也喝醉了。后来,他想家就找她聊天,再后来,她成了他的老婆。
结婚第二年,他考上大学返城走了,再也没回来。她却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来生。
她种地带着儿子,做饭带着儿子,走哪儿都带着儿子。别人劝她,把儿子送人,再找个男人嫁了。她摇摇头说,我已经丢了他,不能再丢了儿子。
其实,她心里有个秘密,儿子长得像他,看见儿子就看见了他。
二十年过去了,儿子大了,也和他爹一样,识文断字。
儿子和她商量,要去大城市,找他。
一年过去了,儿子没回来,他却回村了。捧着骨灰盒,带回了一大笔钱和一个烈士证书。
她捧着相片,嚎啕大哭,我不要钱,不要这奖章,我只要我的儿子……
我们都知道,小说有三大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这篇小说有吗?
人物:她,他,儿子
情节:她,农村妇女,大字不识一个,却因能干,当上了队长。
他,下乡知青,识文断字,当上了教师。又是反革命的儿子,难以回家。几年过去,想家了,醉酒。她安慰他。久之,成为了夫妻。在他考上大学返城时,她也生下了儿子。后来,儿子长大了,识文断字了,进城去找他。再后来,他回了村,带回来儿子的骨灰和烈士证书。她痛哭。
环境:七十年代知青下乡和改革开放以后。
这是大背景,也是大环境。
用理论的尺子,来衡量,虽达到了其标准,却也显出了其中的残酷。但,没得办法,理论就是这样,没得半点人情可讲。而这样一衡量,似乎符合小说的创作方法,可以列入小说家族。但,又一标准来了,那就是容积量。也就是说,读完这篇小说,能叫读者都想到了些什么呢?
一、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她不识字,这是先天的原因。一个不识字的人,又是农村妇女,还能当上队长,仅仅只是能干能解决?显然还要有思想。因为这两项,是整个七十年代选人用人的标准。当然,还有一点不能忽略:家庭出身。也就是当时所说的根正苗红。而他呢?下乡知青,反革命的子弟。二人之间的悬殊,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也不为过。那么,二人又是怎样组合到一起的呢?讲清楚这一过程,篇幅肯定不小。还有,当二人的夫妻关系确定后,社会上的反响有没有?她还能当队长吗?另外,他考学返城,时间已是七七年以后了。因为,推荐上大学肯定没有他的份。反革命的子弟,谁能重用他?而这之中,又有没有故事发生?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她能干,倔强,善良;他多愁善感,却又重感情。在那以成分论至上的年代,他那样性格的人,没有外人从旁督促,鼓励,能成吗?能坚持下来吗?
二、儿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思维能力了,找父亲是顺理成章的事。但这里面,又有没有故事呢?如歧视,如嘲笑,如去质问,如……而这样的镜头,在电视电影里,看到的还少吗?
三、儿子成了烈士。烈士有多种,如见义勇为,如抢险时牺牲,如勇斗歹徒,如缉毒时,遭毒贩的凶手。那么,儿子成为烈士,归于哪一种?社会的?部队的?
四、她最后的哭声。只能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叹人生?叹社会?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摒弃一切消极因素,把握住当下,不留遗憾。
五、陈忠实的《白鹿原》和阿来的《尘埃落定》,先期都是由一则小文引起,又经过漫长的沉淀,才得以成就。如果作者问贤再来个如此炮制,说不得不久的将来,又有一部大作诞生。
这里还要说一下,读完一篇文章,能产生共鸣,通常要满足两大要求:一、作者的文笔好,读后能促使人思索;二、阅读者的经历相通。说白了,就是双方的经历都相同。
小说的写法,发展到现在,再也不能墨守陈规。它同样要与时俱进,否则,只能沦落为深闺怨妇。
问贤的这篇小说,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浓缩的才是精华。
|
|